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论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和美英的关系。(南京大学2014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
试论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和美英的关系。(南京大学2014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
admin
2019-02-27
61
问题
试论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和美英的关系。(南京大学2014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
选项
答案
太平洋战争是指二战期间以中国、英国、美国等为主要成员的同盟国与以日本为首的法西斯之间在太平洋、印度洋及东亚地区进行的战争,时间为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太平洋战争以日军偷袭珍珠港为开端。此次战争爆发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与美英的关系,后者改变了原来的中立态度,转而积极支持中国政府抗战,施加重要援助。在这期间,中国与美英两国的关系情况差别较大。 (一)在中美关系方面: (1)双方关系在前期较为顺利。此时期最大的变化是在军事方面。珍珠港事件后,中美英三国在重庆举行联合军事会议并通过《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并经罗斯福与英国方面商议,决定设立中国战区(包括越南与泰国),由蒋介石担任战区最高统帅,同时由陆军中将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并派遣各种顾问和代表团前来中国协助作战。此时英美加大了对中国的武器乃至经济援助,以便使中国最大限度地拖住日本;在英美的主导下中国参与联合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使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英美甚至主动放弃领事裁判权,美国更是签订《中美新约》,废除了美国在华的一切特权。 (2)双方因史迪威事件和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出现了波折。双方之间直接的冲突就是史迪威事件。因美援物资的分派问题和缅北作战,美国要求蒋介石授权史迪威指挥一切在华盟国军事力量,引起蒋介石的不满。双方隔阂日渐加深,最后导致史迪威被召回。此外,1944年美军向延安派出军事观察组,中共由此与美国建立了正式的官方联系。这自然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 (3)1944年9月至太平洋战争结束,是中美关系的恢复阶段。为了促使蒋介石尽快出兵缅北,罗斯福决定召回史迪威。随着此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逐步胜利,为了更好地进行世界布局,美国对华政策侧重于战后的政治目标,故采取了支持蒋介石稳定国民党政权的计划。双方关系得以进一步紧密。 (二)在中英关系方面: 尽管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中英两国成为盟国,英国也给予了中国一些贷款及其他物资援助,但双方因存在“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的根本性矛盾,导致中英关系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始终处于低落状态。双方因为蒋介石访问印度、西藏、恢复中国对于东三省的主权、修筑滇缅公路乃至战后香港问题的接收,多次发生分歧与冲突,这种冲突直接导致战后南京政府与英国关系的恶化。 可见,中国与英美两国之间关系的分合发展,各自民族国家利益的不同是导致双方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并对此后的双方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pW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试比较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评述建国初期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三大批判运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①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③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为了巩固王权,禹在淮水中游的()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众多的部落首领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在国内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是()。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向()①政府结构更加完善②政治民主扩大③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加强④两党政治正式形成
论述晚清政府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新政”改革的历程中体现出来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发展变迁及其特点。
随机试题
山药来源于
灵敏度较高的方法相对误差较大。
简述优化的综合生产计划必须具备的特征。
下列有关急性胰腺炎引发的腹痛叙述正确的是()。
7个月大男婴,出生时唇部腭部裂开,一直未治疗,现来我院,查体见患者双侧红唇至鼻底完全裂开,双侧鼻翼塌陷明显,口内见左侧牙槽突部分裂开,腭部无裂隙。牙槽突裂修补的最佳时间为
宜与平胃散合用的方剂是宜与增液汤合用的方剂是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当参考输入u(t)=4+6t+3t2时,稳态加速度误差系数为()。
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实体法的是()。
()是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
以下各选项中能正确声明一个表示50个值为null的字符串数组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