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0
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0
admin
2013-05-03
40
问题
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试卷三第68题)
选项
A、侵害牛某的姓名权
B、侵害牛某的肖像权
C、侵害牛某的隐私权
D、侵害牛某的名誉权
答案
C,D
解析
选项A考查姓名权。本题中网友仅仅是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并没有出现干涉、盗用、假冒牛某姓名的情形,故网友的行为并非侵犯牛某的姓名权,据此,选项A错误。选项B考查肖像﹐本题中,网友仅仅是公布牛某的儿时照片,并没有以营利为目的进行使用,故并非侵犯牛某的肖像权,据此,选项B错误。选项C考查隐私权。本题中,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属于其个人秘密,网友在网站披露的行为侵犯了其个人生活秘密权,属于侵犯隐私权,据此,选项C正确。选项D考查名誉权。本题中,网民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属于“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牛某的名誉,侵犯牛某名誉权,据此,选项D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v1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赖某(男)与李某(女)一直有不正当的通奸关系,后来李某为了保持家庭的稳定,欲断绝与赖某的通奸关系。但赖某仍苦苦哀求,并多次去李某家纠缠。无奈。李某与其丈夫张某约定,如果赖某再来就打断他的腿。1998年3月7日晚8点左右,赖某又前来纠缠,当其走到李某家院内时
简述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1996年12月,万海昌、邢智宾两人合资开办了一家网络技术服务公司,向工商局办理了注册登记。其中万海昌出资6万元,邢智宾向朋友齐明礼借款4万元,作为自己的出资。1998年1月,该公司只剩下1万元存款,而负债却高达6万元,其中向个体户蔡锦肃借款4万元,向某电
某检察院检察员甲某在办理乙某强奸案期间.接受乙某家属的请托,对乙某的年龄进行了涂改,使其年龄由年满14周岁改成不满14周岁;在制作起诉意见书时,义把“甲某用菜刀威逼强奸”情节中的“用菜刀”三字予以隐瞒。乙某因此以未达到责任年龄而无罪释放,被害人父母因罪犯未
某年夏天,某市开发商经该市计划委员会、城市规划管理局等部门批准,开发居民高层公寓楼,先后有400多户与该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并在依约定交纳全部购房款、取得相关产权证的前提下,住进该公寓楼。后开发商将该楼顶部出租给个体户陈某,每年租金1万元,陈某利用楼顶空间
国有化工厂车间主任甲与副厂长乙(均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在车间的某贵重零件仍能使用时,利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非国有企业)购买的假象(该零件价格26万元),以便非法占有货款。甲将实情告知五金厂负责人丙,嘱丙接到订单后,只向化工厂寄出供货单
案情:林某明知洪某(已刑罚)实施犯罪,而为其提供网游网站,并将玩家充值到游戏里的1.2万元转走。林某明知张某(已刑罚)实施犯罪,而为其提供网游网站,并窃取玩家账号和密码,将账户内的资金转走。甲市B区公安局侦查后,认为林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
案情:林某明知洪某(已刑罚)实施犯罪,而为其提供网游网站,并将玩家充值到游戏里的1.2万元转走。林某明知张某(已刑罚)实施犯罪,而为其提供网游网站,并窃取玩家账号和密码,将账户内的资金转走。甲市B区公安局侦查后,认为林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
随机试题
在四逆散中柴胡的配伍意义是()(1992年第147题)
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在寄生虫感染患者血清中浓度可升高
下面哪一项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蜡在高温时融化,沥青黏度和温度敏感性的变化规律是()。
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人交叉口左转车辆大于()时,应增辟左转专用车道。
施工质量计划应由()编制。
不能作为设备更新估算依据的是设备的()。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某国一个足球杂志报道说,30年来该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都是通过假球决出来的。该杂志还给出证据说,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赛队员告诉记者,他和他的队友曾收取了20万美元的贿赂,于是他们在一场关键性的比赛中踢假球,最终让另一支球队获胜。但是,该国足球联赛主席对这
[*]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