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结局和反映出的问题。
简述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结局和反映出的问题。
admin
2016-07-20
52
问题
简述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结局和反映出的问题。
选项
答案
(1)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 1)关于“干名犯义”条款的存废。对于“干名犯义”,法理派认为“不必另立专条”,主张予以废除;礼教派认为“中国素重纲常,立法特为严重”,主张予以保留。 2)关于“留存养亲”条款的存废。法理派认为“留存养亲”不宜编入新刑律草案;礼教派认为应在新刑律中体现。 3)关于“无夫奸”和“亲属相奸”是否定罪。法理派认为无夫奸“当以教育为方”、亲属相奸“未害及社会,处立决未免过严”,主张废除无夫奸定罪处刑,对亲属相奸从轻处断;礼教派认为无夫奸、亲属相奸“大犯礼教之事”,主张重刑治罪。 4)关于“子孙违反教令”是否废除。法理派主张废除,礼教派主张保留。 5)关于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法理派主张子孙卑幼有权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而礼教派则反对。 (2)结局:法理派予以妥协、退让,并将争论的五项焦点问题附加在《大清新刑律》的附则《暂行章程》之中。 (3)反映的问题: 1)礼法之争的结局说明了保守派势力的强大和清政府的顽固立场,也说明了法理派的软弱性和一再退让性。 2)礼法之争在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此后的近代法制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1F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试论法律的利导性。
正式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一情况?()
汉武帝时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法律责任的大小、处罚的轻重应与违法或违约行为的轻重相适应,此为()原则。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是()。
下面有关法国宪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不属于法律原则特点的是()
汉朝建立了由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对囚徒复核审查的制度,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这种制度称为()。(2010年单选40)
随机试题
勤奋:学习:进步
小儿脑肿瘤不多见的是:()
物质由原子组成,每个原子均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电子由于受原子核的吸引力沿一定的轨道绕核旋转。核外的电子因距离核远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壳层。每个可能轨道上的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且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原子中某壳层轨道电子受到原子核作用的能
下列关于根折牙临床表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白果在定喘汤中的作用是
我国从事代理记账的机构,应至少有( )名持有会计证的专业人员。
甲因买车急需用钱,2月4日向邻居乙提出借钱,并承诺支付一定的利息。2月5日乙答复同意,2月6日双方立下字据,2月7日乙将钱交给甲。此借款合同生效日为()。
下列关于车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What’sHoldingBackMobilePhonesforEducation?VocabularyandExpressionspractitionerbroadbandanimatest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