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2年单选17)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刘某一时慌乱,请甲帮助自己。甲让刘某带10万元现金作“镇邪物”,找法师“消灾”。途中,甲趁帮刘某拿包之机,用书本调换了10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构成( )。
(2012年单选17)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刘某一时慌乱,请甲帮助自己。甲让刘某带10万元现金作“镇邪物”,找法师“消灾”。途中,甲趁帮刘某拿包之机,用书本调换了10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构成( )。
admin
2019-03-20
63
问题
(2012年单选17)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刘某一时慌乱,请甲帮助自己。甲让刘某带10万元现金作“镇邪物”,找法师“消灾”。途中,甲趁帮刘某拿包之机,用书本调换了10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构成( )。
选项
A、盗窃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D、敲诈勒索罪
答案
A
解析
甲以掉包的方式秘密窃取刘某的10万元现金,构成盗窃罪。可见,选A项。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并乘机盗窃刘某的10万元现金,这是实践中犯罪分子常用的盗窃与欺诈并用的犯罪手段,但甲的这种诈骗方式属于为盗窃创造条件的行为,因此不能认定为诈骗罪。可见,不选B项。甲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因为侵占罪的典型特征是行为人必须在合法占有财产的前提下实施非法侵吞,而甲并没有合法占有刘某10万元现金的前提。可见,不选C项。敲诈勒索罪认定的关键是客观方面行为人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逼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就范,将公私财物交由行为人或其指定的第三人控制。威胁和要挟是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方式,而威胁或要挟是能够引起他人心理恐惧的精神强制方法。本题表述中,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引起刘某的心理恐慌,这似乎符合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方式,但引起刘某心理恐慌并非甲的“威胁”或“要挟”所致,而是因“欺骗”所致,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可见,不选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7t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签订一份装修合同,约定由乙的侄子丙完成装修任务,丙在装修过程中未经甲乙同意,擅自改变墙面漆颜色,甲欲追究责任,应当()。
我国民法规定个人合伙的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的债务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则()。
某市住房公积金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人王某和其他几位领导将该公司账中1000万元的公积金以单位的名义分给公司的几位领导。后王某良心发现,写信给反贪局供述自己盗卖机器的行为但并没有主动到案,后被抓获归案。对工某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车某驾驶一机动车将过路人左某撞成重伤,之后在乘车人张某的指使下驾车逃离现场。被害人左某因车某的逃逸,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假释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葛某系政府公务员,负责采购政府的各种用品。每次采购时,供货商都会给葛某“折扣”、“回扣”或者“手续费”,葛某没有将这些款项入账,并对单位隐瞒事实。葛某的行为如何评价()。
公民王某承包村里的鱼塘,经过精心饲养经营,收成看好,就在鱼要大量出塘上市之际,王某不幸溺塘而死,而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无法照管鱼塘。王某的同村好友李某便主动担负起照管鱼塘的任务,并组织人员将鱼打捞上市出卖,获得收益4万元,其中,应向村里上缴1万元,李
人民法院查明成年人高某以下犯罪事实:事实一:2006年7月2日高某在拐卖妇女顾某过程中,将顾某强行奸淫.后又强迫其卖淫,7月9日将顾某出卖。在7月20日,高某还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两名婴儿。为防止婴儿哭闹,高某给婴儿喂了安眠药,因剂量不当导致其中一名
对下列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是()
实施玩忽职守行为,放纵他人犯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
随机试题
李某,女,已婚,36岁,某外企工厂的职工,有一个上五年级的男孩。近一段时间,李某因为夫妻关系和孩子学习的问题而苦恼,特来寻求社会工作者帮助。针对该服务对象,应该收集以下哪些方面的资料?()
有关鼓室内壁结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美国创立的司法审查制度的宪法原则是:()
概率抽样的类型包括()。
由于承包单位以外的原因造成进度拖延,称之为()。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青少年如果连续看书时间过长,眼睛近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菁华中学的学生个个努力学习。尽管大家都懂得要保护眼睛,但大多数学生每天看书时间都超过10小时,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连续看书时间过长。其余的学生每大看书也有8小时。班主任老师表扬的都是每天看书时间超过10小时
论理解释
“明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_______。
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