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1895年4月17日,日本通过强迫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强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6天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归还给中国,史上称之为“三国干涉还辽”。促使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是
1895年4月17日,日本通过强迫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强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6天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归还给中国,史上称之为“三国干涉还辽”。促使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是
admin
2021-04-30
93
问题
1895年4月17日,日本通过强迫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强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6天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归还给中国,史上称之为“三国干涉还辽”。促使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是
选项
A、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抵抗
B、列强在争夺中国过程中的矛盾
C、日本为了勒索“赎辽费”
D、三国为了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是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A选项,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抵抗,是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但是不能成为促使“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日本是被迫归还辽东半岛的,因而C选项的理由不成立。D选项,包括三国在内的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因而,不可能想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B选项正确的原因在于,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于是出现了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日本还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8m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是()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其中包括()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担的由国家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依法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负刑事责任意味着应受刑罚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其中,附加刑包括()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树立()
(2017年第29题)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党和国家工
(2013年第27题)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
(2014年第11题)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
培养法治思维,必须抛弃人治思维。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在依据、方式、价值、标准四个方面相互区别。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是
“你把性格交给星座,把努力交给鸡汤,把运气交给鲤鱼,然后对自己说,听过许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段话讽刺的是一类人,这类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随机试题
以下关于视觉障碍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讲授法
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划分,森林砍伐迹地的演替属______。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碾压式土石坝的防渗体与其岸坡结合带碾压搭接宽度不应小于()m。
(二)[背景资料]建设单位G公司投资新建了一化工生产装置。工程进展到投料负荷试运行阶段,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A和相关单位按照负荷试运行的分工要求进行各自准备工作,编制了试运行方案。在负荷试运行开始之前,G公司的大部分操作人员刚刚实习归来,
苏轼《定风波》原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课文介绍本科选自某版教材《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五课中《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设有一个商店的数据库,记录客户及其购物情况,由三个关系组成:商品(商品号,商品名,单价,商品类别,供应商),客户(客户号,姓名,地址,电邮,性别,身份证号),购买(客户号,商品号,购买数量),则关系购买的键为
WhattypeofbusinessisHarmonyforLes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