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1895年4月17日,日本通过强迫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强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6天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归还给中国,史上称之为“三国干涉还辽”。促使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是
1895年4月17日,日本通过强迫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强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6天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归还给中国,史上称之为“三国干涉还辽”。促使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是
admin
2021-04-30
63
问题
1895年4月17日,日本通过强迫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强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6天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归还给中国,史上称之为“三国干涉还辽”。促使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是
选项
A、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抵抗
B、列强在争夺中国过程中的矛盾
C、日本为了勒索“赎辽费”
D、三国为了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是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A选项,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抵抗,是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但是不能成为促使“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的决定因素。日本是被迫归还辽东半岛的,因而C选项的理由不成立。D选项,包括三国在内的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因而,不可能想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B选项正确的原因在于,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于是出现了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日本还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8m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具体表现在()
培养法治思维,必须抛弃人治思维。下列关于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
(2017年第4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
人权保障是法治思维的内容之一。人权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其中,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是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方面要求违法必究,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另一方面要求非歧视,即无差别地对待。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土地改革完成后,党提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阶级路线是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随机试题
粒子真密度的计算公式是ρt=W/Vt,其中Vt指的是
下列关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为()年。
导游人员带团的原则有()。
案例:本学期,周老师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按照教学计划,本周应该进行“申请免费电子邮箱”这节课的教学。在给(1)班学生上课时,周老师先让同学打开“网易”网站,然后她讲一步,学生按照她的要求操作一步。这个过程出现许多问题,周老师觉得很“累”,学生也感觉“没
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一诗称赞的诗人是()。
()是公安机关的权力的特征。
根据下面的表格,回答121~125题。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与老年人口数量的比值为()。
视觉上对色彩的感觉有三个特征,其中不属于这些特征的是(33),三个特征中有两个有时通称(34)。
Whatistheauthor’smainpurposeinwritingthepassage?WhydoestheauthormentionthementalconditionofthedriverinPa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