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admin
2019-04-08
69
问题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选项
答案
(1)背景 就国际而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上面临严峻的考验。就国内而言,到了1990年后,中国已呈现出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可喜局面。但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克服我们前进中的问题,继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大步前进,是全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2)内容 邓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视察和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第二,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第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敢于闯。 第四,要坚持丽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五,关键是共产党内部要搞好,要把领导班子建设好。 第六,强调对社会主义的前途要充满信心,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3)意义 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时刻发表的,是他十多年来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新的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也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DP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卡诺莎事件】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
【里耶秦简】西北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通史真题
【《水经注》】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史学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
【《中美关系白皮书》】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基础真题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过和意义。(云南大学2014年中国史基础真题)
简述中国古代史官到史馆修史制度的演变。(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真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的主要区别是()。
简述西欧专制制度的特点。
简述董仲舒及其主要思想。
评价岳飞。
随机试题
试述网上产品应当符合的要求。
患者,男性,20岁。铁钉扎伤1周后,出现张口受限、苦笑面容、焦弓反张、抽搐频繁,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再贴现政策的优点是()。
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的10%提取,当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 )时可不再提取。
我国某贸易公司A与美国公司B签署出口某大型机械设备的合同,其中大型设备的出口方为A,进口方为B,该大型设备价值500万美元,B公司根据合同先付定金100万美元给予A公司。合同约定A公司在2008年9月将此大型设备通过中国远洋运输公司运至美国某港口。然后由B
发行债券是公司追加资金的需要,它和发行股票筹措的资金都归属于资本金。()
两家保险公司的并购是()。
某日化企业注册资金600万元,2005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销售收入4500万元;销售成本3000万元;增值税7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80万元。(2)其他业务收入300万元。(3)销售费用500万元,其中含广告费400
2015年第一季度,湖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87.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21.8亿元,增长2.5%;第一产业增加值415.95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827.03
拉勃维维夫认为,成人思维是一种“实用性思维”,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