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为什么说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
为什么说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
admin
2017-03-24
55
问题
为什么说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
选项
答案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这主要表现在制度建设方面: 第一,三省六部制的定型。三省六部制在隋朝定型,唐朝时仍承袭隋制,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隋朝建立之初,就恢复汉魏旧制,设置三师、三公、五省等中央机构。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三公是一种代表荣誉的虚职;五省即尚书、内史、门下、秘书、内侍,但实际上真正负责国家政务的是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三省互相牵制,内史省是决策机关,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关,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关,长官令、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民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工部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三省职同秦汉时期的宰相,历史上一般称为三省制度。三省之名在魏晋时早已存在,而三省并立,各有分工,三省长官共同向皇帝负责则始于隋,三省六部制自隋定型。唐朝建立后依然沿袭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主起草诏令;门下省主审议诏令,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 第二,隋炀帝时期,设置太常、光禄、宗正、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十一寺,为事务机构。到唐朝时,十一寺演变为国子、少府、军器、将作、都水五监和太常、光禄、宗正、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 第三,在地方官制上,隋初沿齐、周时的州、郡、县三级制。之后又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员,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隋炀帝时又实行郡县二级制。唐代时沿袭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县下设乡、里。 第四,科举制度的创立。南北朝后期,士族把持选举的局势开始发生变化,选举已不全凭门第,开始注意到才干。隋文帝即位后,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实行州县地方官荐举人才的办法,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人才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至隋炀帝时,又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出现了读书、应考、任官三位一体的选官方法。科举制度为唐朝及其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所沿用,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提高了政治效率,同时也适应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第五,制定《开皇律》。隋文帝即位后,令人在以前旧律的基础上改定新律,制成《开皇律》,共十二篇,刑名分死、流、徒、杖、笞五等。《开皇律》在制定的过程中废除了一些酷刑,法行宽平的原则适应了新王朝建立之初世望宽平、人心思稳的政治需要。《开皇律》继承了中国封建法制的基本精神,为历代封建法典所沿袭。《唐律》就是直接沿袭《开皇律》而来的。 第六,改革府兵制。府兵制始于西魏、北周时期,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实行兵农合一,把府兵制和均田制结合起来,加强了主要是用来镇压人民的封建武装力量,也加强了对农民服兵役的控制。府兵一面在州县落籍,垦种田地,“一与民同”,从事生产;一面仍保留军籍,轮番宿卫。设置十二卫统率府兵,每卫置大将军,总隶于皇帝。府兵的基本组织单位兵府,到隋炀帝时改称鹰扬府,由郎将和副郎将统领。唐朝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府兵制,府兵的基本单位改为折冲府,府兵轮番到京城宿卫,折冲府在设置上贯穿“内重外轻”的原则,府兵的调遣权力由尚书省牢部掌握,调兵必须有皇帝的敕书和兵部的符契,将士和士兵的关系也并不是固定的,防止将帅拥兵跋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这些大都是沿袭隋朝的府兵建制而来。 第七,经济上,隋朝实行的均田制也是沿袭前代而来。隋文帝即位之后,立即颁布均田令。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京官、外官各有职分田,官署给公廨田,以供公用。农民、奴婢、耕牛的授田皆依北齐制度,丁男另有桑田或麻田20亩,是为永业田。奴婢依良人办法受田。唐朝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与均田制相适应,隋朝沿袭北朝以来的租、调、力役制度并进行了改革。丁要负担赋役,老则免去赋役。租调负担,一般以床(一夫一妇)为单位来计算。丁男一床,每岁出租粟三石,调视桑田和麻田不同而异,桑田调绢施一匹,另加绵三两;麻田调布一端(当时六丈为一端),麻三斤。未婚丁男和奴仆租调减半。力役负担,仍依北周制度,每岁服役一个月(郎十二番)。唐朝在隋朝赋役制度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租庸调制。 由此可见,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的一系列制度,既承接着前朝而来;又对唐朝甚至是以后朝代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产生了重要影响,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PH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北魏的土地制度是_______,其地方基层的行政组织是_______,赋税制度是_______。
李自成起义军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明确提出了_________的斗争口号。1641年(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起义军攻破_______,杀福王朱常洵。1644年(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________,称西京,建国号
1895年9月,()向清政府要求由其国家的公司修建并经营从越南同登经镇南关到广西龙州的铁路,从此开了外国侵占中国铁路线的恶劣先例。
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________,其《秋郊饮马图》被称为“神品”。著名元曲作家_______的《窦娥冤》揭露了封建黑暗统治迫害人命的残酷现实,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情绪,是最出色的代表作。
清代随着戏剧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剧本,清初_________的《长生殿》和__________的《桃花扇》最为有名。
苏联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了(),从法律上把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形式固定下来。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是()。①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②德、意、日等战败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被控制国③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④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19世纪晚期,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突出特点是()。
“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在位时期规定的
鉴于不能否定信仰自由,每人都应有权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愿望奉信自己选择的宗教,我们早已下令要求允许基督教徒[及其他人等]保留自己的信仰和教派。……我,君士坦丁奥古斯都和我,李锡尼奥古斯都选定吉日在米兰聚会讨论了一切有关公益和安全的大事。……从有利而且明智的角
随机试题
A.动眼神经B.面神经C.前庭蜗神经D.舌咽神经E.迷走神经动眼神经副核发出纤维参加
国内较常用的间接推算最大摄氧量的方法是Astrand-Ryhming列线图法和Fox台阶试验。()
有关表皮样囊肿的描述,错误的是:
男性,36岁,因脑震荡急诊入院已3d,病人呈睡眠状态,可以唤醒即而入睡,可以回答问题但有时不正确,请判断病人的意识状态是
关于羊水过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下列有关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符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
实行产品质量保险、赠送样品,运用的策略是()。
属于自我实现需要的是()。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了解班级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
Thepolicesearchedthebuilding______butfailedtofindoutwherethebombwa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