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城市围堰堤为1级堤防,在原排涝西侧200m新建一座排涝泵站(包括进水建筑物、泵室、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等),总装机容量1 980kW,合同工期为16个月,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该地区主汛期为6、7、8三个月,泵室、穿堤涵
背景资料: 某城市围堰堤为1级堤防,在原排涝西侧200m新建一座排涝泵站(包括进水建筑物、泵室、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等),总装机容量1 980kW,合同工期为16个月,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该地区主汛期为6、7、8三个月,泵室、穿堤涵
admin
2020-10-27
73
问题
背景资料:
某城市围堰堤为1级堤防,在原排涝西侧200m新建一座排涝泵站(包括进水建筑物、泵室、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等),总装机容量1 980kW,合同工期为16个月,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该地区主汛期为6、7、8三个月,泵室、穿堤涵洞等主体工程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汛前以泵室、进水建筑物施工为关键工作,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施工相继安排。
事件二:穿堤涵洞的土方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不大,施工单位将该土方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厂房、管理房的内、外装饰(包括玻璃幕墙、贴面)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事件三: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委托检测单位对堤身填筑和混凝土护坡质量进行抽检。
事件四:2009年3月份的施工进度计划中,3月3日穿堤涵洞周边堤防土方回填至设计高程,3月4日至3月14日进行堤外倒现浇混凝土护坡施工。
问题:
事件一中,施工安排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1)施工安排不妥。 (2)理由:从度汛安全考虑,施工安排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施工应当为关键工作。在汛期之前,应该把穿堤涵洞等出水建筑物作为关键工作,在汛期来临时,可以发挥其作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Qz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背景资料某河道治理工程施工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某公司参加了投标,中标后与业主签订了施工合同为总价合同。在开展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事件一:编制投标报价文件时,通过工程量复核,把措施项目清单中围堰工程量12000m3修改为1000
在确定土料压实参数的碾压试验中,以单位压实遍数的压实厚度()者为最经济、合理。
面板堆石坝面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控制人槽混凝土的坍落度在()cm。
背景资料创建文明建设工地是工程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水利水电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强企业管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需要。某水利枢纽工程积极参与文明工地评选,由该工程建设单位向上级提出申请,并
在紧急防汛期,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防汛抗洪的需要,有权决定采取的紧急措施有()。
某土坝工程级别为2级,该坝所在地区的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采用黏性土填筑,其设计压实度应为()。
背景资料某水力发电工程,施工单位中标的投标报价单如下表。工程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10%,开工前支付;在工程最后2个月平均扣除。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算,间接费率10%,利润率6%,计税系数3.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下列关于设计工程量计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关于路基工程石方施工安全要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Acaseofactiveeuthanasia.B、Acaseofpassiveeuthanasia.C、Acaseofprostatecancer.D、Acaseofcommunitymedicalservic
试述宪法的一般原则。
人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货币型理财产品具有投资周期()、资金赎回灵活,本金、收益安全性()的特点。
通过获取作业场地信息,实时地进行作业核算,并把结果与作业计划有关指标对比分析,及时提出控制措施,这种生产方式是()。
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教师职业道德自我评价的内在动力是教师的良心。()
有人认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因此班主任对班集体的建设十分重要,班集体只是接受教育的对象。请对这种观点做出判断和分析。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Completetheformbelow.WriteONEWORDAND/ORANUMBERforeachanswer.FruitPickingApplicationEmploymentformExampleSurn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