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某地一位刚结婚的年轻人说:“结婚闹得越凶说明人缘越好,喷彩带的不如喷可乐的,喷可乐的不如喷灭火器的,现在就这风气,很讨厌,但谁都拿它没办法。”社会科学院W教授表示,这种现象折射出民俗在时代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变异。不是在古典民俗基础上

admin2017-11-30  39

问题 【背景材料】
  某地一位刚结婚的年轻人说:“结婚闹得越凶说明人缘越好,喷彩带的不如喷可乐的,喷可乐的不如喷灭火器的,现在就这风气,很讨厌,但谁都拿它没办法。”社会科学院W教授表示,这种现象折射出民俗在时代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变异。不是在古典民俗基础上的接续和进化,而是价值失落、文化精神缺失导致的退化。“关注民俗,让民俗摆脱恶俗,这个意义肯定要大于修建一些复古建筑。”
    “所有的民间文化都是自发的,人们有这种感情,要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老百姓是自己文化的主人,也是文化创造者,所以我们需要千方百计地唤起老百姓对自己文化的感情,这是非常重要的。”冯骥才说,民俗起源于民间,因此保护民俗最重要的是要唤起老百姓对民俗的感情,要唤起老百姓对文化的一种自觉和热爱,亲近并重温历史。
  【习题】
  传承了千百年的民俗既是老百姓共同认可的情感方式,也是一种心灵生活方式。冯骥才先生曾提到,“保护民俗需要唤起老百姓对民俗文化的感情”。请结合背景材料,以“莫让民俗恶俗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字。

选项

答案 莫让民俗恶俗化 “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文化表达,民俗文化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承载着文化的血脉,表达着民族的精神,彰显着国家的软实力。 然而,随着生活的现代化、多元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便捷和频繁,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意义丧失,内涵空洞,甚至变异为“恶俗”的代名词。祭奠奢侈却无哀思,婚礼狂欢却无爱情,节日破费却无温情。为了避免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被随意改造、哗众取宠和过度开发,需要“软硬兼施”,从提高意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做出努力。 遏制民俗恶俗化,需要“软环境”的建设。唤醒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是打造“软环境”的关键。传统社会的教化手段是从典籍熏陶到社庙说书,从戏曲故事到宗教仪式,而民俗文化却是口口相传、代代相承,这种文化培养了民族的独特性,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社会的解体伴随着民间文化的衰落。致使很多人缺乏对中华民族民间风俗文化应有的了解,导致他们传统文化观念日渐匮乏。要想在新的时代继承我们的优秀文化,必须结合时代特色,导入传统精神内涵,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唤醒公众的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创建“软环境”,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的精髓。 遏制民俗恶俗化,需要“硬管理”的匡正。仅仅依靠公众的自觉意识,无法有效遏制民俗文化的恶俗化,还需要政府切实有效的执法行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民俗文化保护机制,研究和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政策,使民俗文化保护呈现协调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同时要正本清源,清除恶俗,弘扬传统,在扶持力度上加大投入,重视民俗文化传人保护和继承问题,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少留遗憾。 苏轼说:“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优秀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智慧的源,是文化强国的不竭动力,它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精微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还维系着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打造良好的“软环境”,加强制度措施方面的“硬管理”,才能更好地发展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中国的文化强国之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ZB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