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沈东(男)和杨英(女)原是同村农民,在劳动中相互交往产生了感情,并订下了终身。1978年双方自愿结婚,婚后感情很好。1979年沈东考上华北某地师范大学,二人暂时别离,但上学期间双方书信不断,情意绵绵,杨英经常给沈东寄零用钱、鞋袜等。1986年沈东毕业,学校
沈东(男)和杨英(女)原是同村农民,在劳动中相互交往产生了感情,并订下了终身。1978年双方自愿结婚,婚后感情很好。1979年沈东考上华北某地师范大学,二人暂时别离,但上学期间双方书信不断,情意绵绵,杨英经常给沈东寄零用钱、鞋袜等。1986年沈东毕业,学校
admin
2013-06-14
37
问题
沈东(男)和杨英(女)原是同村农民,在劳动中相互交往产生了感情,并订下了终身。1978年双方自愿结婚,婚后感情很好。1979年沈东考上华北某地师范大学,二人暂时别离,但上学期间双方书信不断,情意绵绵,杨英经常给沈东寄零用钱、鞋袜等。1986年沈东毕业,学校为了照顾夫妻关系便将沈东安排在家乡附近的县中学教书。一天,杨英去学校看望沈东,在做饭时不慎起火,其面部烧伤,双眼几乎失明,经医生千方百计医治、整容,仍然不能恢复原貌。在此期间学校领导给了沈东几个月的假期照顾杨英,开始沈东对杨英还能精心护理,后来渐渐变得冷淡了,嫌弃杨英没工作又有残疾,产生了遗弃杨英的念头。先是试探着要求与杨英离婚,杨英坚决不同意。于是沈东将自己的行李搬到学校宿舍,节假日也不回家居住,既不照顾病残的妻子,也不给其生活费,企图以此达到让杨英同意离婚的目的。杨英因无法工作,无任何生活来源,一日三餐也难以为继,就更无钱治病了。有时只能靠邻居给予接济,沈东知道后还很不高兴。杨英越想越觉得走投无路,一天夜晚便上吊自杀了,幸被领导及时发现予以抢救。对沈东的这种遗弃行为,单位领导曾多次进行批评教育均无效果。为此,杨英只好向法院起诉,要求沈东给付生活费与医疗费。
问:杨英的要求是否合理?
选项
答案
此案例中沈东应无条件承担起扶养妻子的义务。在沈东不履行扶养义务的前提下,杨英要求其支付扶养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法院应给予判决支持。《婚姻法》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夫妻间这种扶养是指双方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互相扶助和供养。在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本案例中沈东若拒不支付扶养费用,法院可以考虑对其强制执行。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sd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农村信用社招聘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农村信用社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人做事一人当”。请用民法中侵权行为法原理对此加以论述。
甲公司要运送一批货物给收货人乙公司,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丙电话联系并委托某汽车运输公司运输。汽车运输公司安排本公司司机刘某驾驶。运输过程中,因刘某的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乙公司因未能及时收到货物而发生损失。现问,乙公司应向谁要求承担损失?(
下列项目中,我国《会计法》未作规定的是()。
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请运用代理的理论知识对其加以论述。
甲、乙同为丙公司的子公司,甲、乙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该公司股本总额为3.8亿元,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未持有该公司股份)2%、3%的股份。甲、乙在法定期间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公告其持股比例后,继续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
下列项目中,不构成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项目是()。
中国人民银行应当于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内,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相关的财务会计报表,并编制年度报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对征信业进行监督的部门包括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实践性的行为有()。
鼠标器是一个工作原理简单的工具,所以不要经常保养。()
随机试题
风湿性心脏病孕妇发生左心衰的可靠依据是()
全盘西化论
视网膜内神经细胞核排列顺序依次为
社区卫生服务的机构性资源不包括
某股份有限公司欲发行新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倍直线折旧率为()。第3年折旧额为()元。
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比例,将直接材料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产品之间分配,应具备的条件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80年代,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许多国家纷纷投人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把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983年美国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星球大战计划)、欧共体的“尤里卡”计划和日本的“今后10年科学
某软件公司参与开发管理系统软件的程序员张某,辞职到另一公司任职,于是该项目负责人将该管理系统软件上开发者的署名更改为李某(接张某工作)。该项目负责人的行为()。
PeopleintheUnitedStatesinthenineteenthcenturywerehauntedbytheprospectthatunprecedentedchangeinthenation’sec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