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可以分为数量型和价格型中介目标两种,有人认为目前的中国,数量型货币政策指标的有效性下降,应该放弃数量型目标而选用利率型目标。请论述你对此的理解。

admin2020-12-17  32

问题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可以分为数量型和价格型中介目标两种,有人认为目前的中国,数量型货币政策指标的有效性下降,应该放弃数量型目标而选用利率型目标。请论述你对此的理解。

选项

答案(1)数量型货币调控受到挑战。 首先,数量型调控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在利率市场化期间,由于其他融资方式以及银行表外业务快速发展,仅凭对银行信贷的控制已不能有效限制信用总量。在银行的负债端。作为广义货币的主体,银行存款在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创新的冲击下,稳定性开始明显下降。更重要的是,随着微观主体的利率敏感性上升,货币流通速度波动性加大,早前较为稳定的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数量联系,也开始变得模糊和不确定。总体来说,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由于对中间目标的控制能力下降,以及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联性降低。数量型货币调控的有效性遭遇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数量型调控可能加大利率波动。在货币供求框架中,利率市场化时期微观主体的利率敏感度提高,意味着货币需求函数的利率弹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外部冲击,而政策当局继续以货币供给数量作为中间目标,就会显著放大利率波动,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稳定。从可获得的数据看,2008年之后中国实际利率波动程度明显加大,大大超过同期其他主要经济体。这与利率市场化加速的同时,政策当局强化数量型调控有密切关系。 再次,数量型调控框架可能干扰对货币政策态势的判断。数量型调控关注的是银行信贷和广义货币等数量指标,近年的实践中也有将社会融资总量纳入的趋势,但由于该指标仍存有缺陷,还难以将其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中间目标。当然,不管是以信贷、货币,还是社会融资总量作为中间目标。事实上都是以数量指标作为判断政策松紧的主要依据。在这些中间目标与实体经济关联相对稳定时。这种判断简单、合理。但在关联性变得模糊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仍根据这些指标来推断货币政策态势,就可能产生诸多矛盾。 (2)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过渡,具体如下: 总体来讲,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深化,数量型调控中间指标的先导意义明显减弱,而基于这些指标的数量型货币调控,对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也大为降低。在这种背景下,向价格型货币调控框架的调整与过渡已成必然。可惜的是,在过去几年中,面对中间目标调控效率的下降。有关部门并未及时启动向价格型方式的转变,反而强化了数量型调控的力度。2007年底。为了有效控制当时的高通胀问题,有关部门重启了早在1998年就已取消的贷款规模控制,并且按季度对其进行调控。在保证总体贷款规模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在2011年后还推出了“合意贷款规模”控制。所谓“合意贷款规模”,是有关部门根据全国和各地区GDP,CPI等宏观经济“热度”指标,并参考各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以及信贷优惠政策(如“三农”“小微”等)等方面的情况,总体计算出一个针对法人和地区的贷款投放规模,然后以法人机构为单位,分配具体的信贷额度。 应该说,在特定时点上,针对特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加强数量型调控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这种调控的有效性却大可值得怀疑。事实上,过去几年中,银行以外的融资创新(所谓的“影子银行”)层出不穷,信用总量的增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基于其主观判断所设定的“合意”信贷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与微观需求并不一致。在供求扭曲的情况下,制度套利行为的滋生和泛滥不可避免,而实体经济因此受到了不必要的扰动。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建议有关部门应根据利率市场化加速的现实情况,着手研究和考虑政策框架的调整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非不认同宏观审慎政策的必要性。在利率调控基础不完备的情况下,数量型调控仍具有现实意义。只是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有关当局应适度调整和优化现有的数量型调控方式,放松数量型调控的强度,同时提高对价格变量的关注,并为实施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实施创造必要的基础性条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oB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