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某化学教师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过程:教师设计学案并提出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并完成学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案进行讨论交流→精讲释疑、总结提升→练习巩固。 问题: 在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重点注意什么?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某化学教师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过程:教师设计学案并提出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并完成学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案进行讨论交流→精讲释疑、总结提升→练习巩固。 问题: 在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重点注意什么?
admin
2019-08-05
37
问题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某化学教师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过程:教师设计学案并提出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并完成学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案进行讨论交流→精讲释疑、总结提升→练习巩固。
问题:
在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重点注意什么?
选项
答案
在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重点注意: ①课前做到目标明确,围绕着一节课的学习要求及重点与难点以学案的形式清楚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完成导学案。 ②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学案在知识内容上不要过多,而应将知识少而精地呈现在其上。 ③课堂中要对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调控,将学生能够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个别不能由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④导学案要多样化,格式不应整体划一,避免让学生产生疲倦感,不断地变换形式才能给人以期待,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⑤课堂结束时也应注重学习效果的反馈及总结,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学生做好学习总结,教学效果会更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u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教育社会学家托尔斯顿·胡森曾告诫人们:“不要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教学工具,机器也代替不了教师。在有理由用机器代替教师的少数情况下,也必须把那种教学看成是反常的。”从他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是()。
在欣赏《金蛇狂舞》时,教师在深入赏析环节让学生聆听乐曲,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乐曲分成几个部分,并找到含有螺蛳结顶的段落,邀请同学用图画、动作等方式形象地描述这一段的特点。该老师的这种教学设计方式体现了音乐教学原则中的哪一条?()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环节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课例名称】《场景音乐》【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乐曲《场景音乐》【主要目标】【教学过
下列哪位作曲家2000年受邀为法国“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创作了以京剧元素为素材的《京剧瞬间》,2008年又为北京奥运会创作了主题曲《我和你》?()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高中“创作”模块的教学重点是()
教育社会学家托尔斯顿.胡森曾告诫人们:“不要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教学工具。机器也代替不了教师。在有理由用机器代替教师的少数情况下,也必须把那种教学看成是反常的。”从他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是()。
下列关于如何举办好班级演唱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在上述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原则的步骤有:_______。(用图解中字母表示)
随机试题
患者,女,26岁。腹痛、腹泻2周,抗感染治疗无效。病程中伴有四肢关节酸痛及低热。体格检查:面部对称性暗红色斑疹,双手指甲周红斑,指腹侧瘀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4.2×109/L、RBC302×1012/L、Hb116g/L、PLT86×109/L;尿
禽白血病的防控采用疫苗免疫意义()。
育红小学六年级选出的男生的1/11和12名女生参加数学竞赛,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剩下的女生人数的2倍。已知六年级共有156人,问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土地估价现场勘察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特大桥主桥全长820m(2×50m+9×80m),为变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分上下游两幅,每幅单箱单室,顶板宽13m,底板宽6.5m,箱梁采用长线法台座预制,缆索吊装,悬臂拼装。为加强安全管理,项目部在全桥施工过程中建立了安全生产
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法》作出禁止规定的有( )。
关于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分布国,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宋庆龄基金会属于()。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