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蔡元培北大改革实践分析大学理念在教改中的重要作用。

admin2020-05-04  47

问题 试从蔡元培北大改革实践分析大学理念在教改中的重要作用。

选项

答案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在人们的热切期望中就任北火校长。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主要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树立现代大学理念,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自创办至蔡元培改革前,北大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丽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开办到1911年。此时学校的制度主要模仿日本,教学方针是张之洞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中,中学可以说还有点研究院性质。而西学则基本上属于装饰。第二个阶段是1911—1917年。此时民国初立,经科被并入文科,“中学”退为装饰。在这一阶段,“西学”的地位虽然上升,但只是处于贩卖知识的状态,根本无从谈及研究学理,仅仅是在形式上照搬西方的体制,而西方大学体制最核心的部分——追求真理的学术自由精神却完全付之阙如,倒是四处游荡着科举的阴魂。由于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落后,整个学校腐化堕落,暮气沉沉,学生吸食鸦片、赌博、嫖妓,学风之靡废更是司空见惯。当此之时,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之职,首先面对的就是大学改革的问题,而大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则是大学理念的确立。蔡先生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中开宗明义地宣称:“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崮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认为,大学既然是纯粹传授和研究学问的地方,那么尽可能地造就大学学术自由是最重要的内在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存在,则根本无从谈起大学改革。蔡元培早年留学德国,受威廉.冯.洪堡的大学理念影响较深,因此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并把此作为北大改革的终极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北大一扫旧习,开创了辉煌的时代。 ②在先进理念支配下的人才观。教育理念确定后才能拉开教学改革的帷幕,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是确定什么样的人才观。蔡元培治下的北大在课程和学制上追求的是贯通中西。他对西方的学制和文化是积极引进的,但他的引进以学术自由为核心,其最后的目的是求得中国学术的自主发展,而不是求得在形式上与西方的亦步亦趋,抑或沦为西方教育的附庸。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同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各种学派,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未达到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自由发展。”在这种办学方针指导下,聘请教员只问学问、能力,不问思想、派别,“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他既聘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也请筹安会的刘师培;既聘主张白话文的胡适,也请反对白话文的黄侃;既聘“只手打孔家店”的吴虞,也请坚持尊孔复古的陈汉章。 ③唯才是举人才观支配下的教学实践。A.自由之思想,自由之学术。自由之思想造就了自由之学术。陈独秀和刘师培,你讲你的“马列主义”,他讲他的“《四书五经》、孔孟之道”;《新青年》进北大。蔡元培拨经费支持;保守派要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唱对台戏,蔡元培同样给予经费支持。B.自由之教学,教学之自由。北大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上都赋予教师绝对的自由,教师根据目标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自主安排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辨析北大几十年前的改革,北大为什么会在短短数十年的发展中一跃成为中国大学的典范?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很多学者撷取众多的实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北大改革的经验,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要点,但从其本质的原因来看,则在于大学理念的变革。数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在谈论教改,也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讨,但时至今日我们没有一个教育家领导的高等教育改革能与蔡元培领导的那场改革相媲美。究其原因,我们的改革只注重教育过程的改革,而忽略了教育理念的改革,因而是治标不治本的改革。蔡元培的改革实践充分地证明没有理念上的革新,没有办学思想的脱胎换骨,一切的改革都是水中月,都是雾中花。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PM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