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2013年11月10日22点,杭州华星时代大厦,天猫“双十一”购物节主战场,灯火通明。   据悉,11月11日当天,阿里组建了5000人团队加班加点保障“双十一”顺利进行。为了防止意外,阿里这次为了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在各个环节准

admin2015-06-03  33

问题 给定资料
   1·2013年11月10日22点,杭州华星时代大厦,天猫“双十一”购物节主战场,灯火通明。
   据悉,11月11日当天,阿里组建了5000人团队加班加点保障“双十一”顺利进行。为了防止意外,阿里这次为了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在各个环节准备了多达2000套的应急预案。支付宝2500多位客服坚守在电话、电脑旁,为消费者服务。之后三天,天猫客服人员也全员上阵,24小时为客户解答疑问。疯狂的不仅仅只有天猫,自11月8日到11月11日,当当网四天三夜决战电商“双十一”,进行“100小时不打烊”的疯狂促销。11月11日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双十一”不仅仅是消费者的狂欢,也是电商行业的狂欢节,各大电商在一个月前开始准备。11月11日早间消息,据微博消息称,“双十一”购物节开抢不到六小时,5:49分,销售额突破100亿,比2012年提前了7小时49分。据此前消息,开抢一个小时时,支付宝总交易额突破67亿元,总成交量达到2500万单。其中,手机淘宝支付宝交易额突破10亿。
   2·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下午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尤其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引发广泛关注。
  全会公报历史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被学界、市场一致解读为下一阶段改革纲领最大的亮点之一。以往被冠以“基础性”作用的市场,被重新定义为起“决定性”作用,表明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抓住最重要的“牛鼻子”,已经达成了共识,找到了方法,确定了方向。这意味着今后该市场做的要还给市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理顺市场和竞争的关系。可以说,市场定位更加清晰,市场地位取得新飞跃。
  随着对市场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可以预见的是当前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棘手问题有望迎刃而解。一是杜绝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解决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干预过多,造成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二是解决市场体制不健全问题,引入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果将变得更加辉煌。刚过去的“双十一”网购狂欢,就是对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现实印证。
  2013年“双十一”,支付宝24小时成交额为35~19亿。5200万,9.36亿,52亿,191亿,350.19亿,近五年双十一交易额几何级的增长让人惊叹。当然,“双十一”的成功一方面源于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将以往厂家一渠道商一批发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的商品销售链条,直接压缩成厂家一消费者,商品价格的诸多中间环节加成被去掉,从而形成诱人的价格优势。淘宝电商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关键在于它是一个完全公平充分竞争的市场,是一个最具有活力,政府干预最少的市场。“双十一”狂欢节更是完全是由市场供求双方自发推动产生的,正是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真正体现。
  11日晚间9时20分,淘宝加天猫的支付宝交易额突破300亿元,阿里巴巴方面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在悄然来临”。马云现身现场时却表示,“数字不是我们今天最应该关心的,我们最关心的是数字背后的东西,通过数字我们怎么样去真正理解市场的力量。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背后,能不能够让中国的物价相对地通过市场手法进行调节;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背后,能不能够真正地帮助中国企业按需定制进行转型升级”。马云说,如果想要做,未来几年内做到1000亿元也不是做不到,但是更希望可以得到健康的数字,“把做五六百亿、做千亿、做万亿的能力,放到真正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上去,让整个社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经济手段去运转”。
  在“双十一”各色数据创纪录的大潮汹涌背后,有人看到的是电商大战的硝烟,有人看到的却是信息消费促进经济转型的曙光。而对于未来电子商务还可能会引发什么浪潮,现在还没有人胆敢断言。但既然阿里还将把“双十一”继续做下去,那么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众多B2C平台依然会把这个消费时点作为最重要的竞争平台之一,在抬高销售额的同时将网络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例提至10%以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双十一”狂欢效应为拉动内需创造了机遇,也让物流、支付、零售业甚至制造业在数据背后看到变革的可能,新的消费时点期待商业体系再升级。
  3.有个朋友为一件事纠结。每天陪着孩子学习,小孩越来越有依赖感。没人陪的时候,孩子只会坐在书桌前发呆而无所适从。孩子与母亲脐带相连、血脉相通,“放手”成为剪不断的难题。曾经有这么一种说法,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放手”,无疑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放手”背后是一种尊重,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勇气。父母对孩子的放手,与政府对市场的放手,情况不同,道理相通。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醒我们,“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充分放手,市场这个独立个体才能像杠杆一样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不能让政府“看得见的手”成为“闲不住的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做市场的“包办管家”,体现了对市场规律的尊重,体现了对自身发展的自信,也体现了对深化改革的勇气。这也恰恰契合了道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传统思想,这样的“无为而治”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我们不能让“看得见的手”越位,要让市场在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但“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让孩子独立成长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对一般自然规律的尊重并不意味着对极端自然现象的妥协。潮涨潮落,无法阻挡。但当我们意识到“涛之起也,随月升衰”的客观规律后,一定会趋利避害,不让船逆潮而行。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有时会表现出自发性、盲目性和波动性。市场的逐利性也会导致盲目投资,盲目生产。我们只有用宏观调控的优势去抑制“市场弱点”,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
  4.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难以形成。
  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在这次讨论和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方面提出,应该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作出定位,这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考虑各方面意见和现实发展要求,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中央认为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出新的表述条件已经成熟,应该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我们应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
  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当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全会决定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全会决定对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进行了部署,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5.下面是一则记者与D省经济学会副会长Y的访谈记录。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知道,过去的表述是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现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对此您怎么看?
  Y: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是继党的十四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之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突破。
  我们知道,一个社会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将其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起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所以,资源配置问题是经济发展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自然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常的资源配置主要局限于家庭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自给自足的配置方式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极其低下。在第一个千年中,全球的人均收入没有任何提高,全世界的GDP年均增长率仅为0.01%:从1000年到1820年的820年中,年均增长率也只有0.22%。而在市场经济形成之后,从1820年到1998年短短的78年内,全世界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2.21%,这个发展速度,是第一个千年的221倍,是第二个千年前820年的10倍。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我国1978年的GDP只有3645亿元,人均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到2012年,我国的GDP达到518942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均增长率接近10%。可以说,改革开放使古老的中华民族焕发出无限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
  记者: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新的科学定位,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规律认识上的深化,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重大。
  Y:的确如此。我们党对资源配置问题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深化的。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每一次不同的表述,都可以看出我们党对市场作用认识上的深化。目前,我国改革进人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亟需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对新阶段的改革实践给予理论指导。“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理论创新成果,必定会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动改革实践深入发展。
  记者:强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必然要涉及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调整。市场与政府应有怎样的不同定位?
  Y: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从“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为我们在改革的深化中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厘清了二者的边界。全会提出,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就是说,在资源配置问题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这就要求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对企业的干预、对价格的干预;同时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特别是深化资源市场化改革,使市场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者。
  要知道,市场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由于乘数原理和加速数的作用,会造成周期性波动;二是垄断的形成会影响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三是无法保证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四是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五是形成外部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六是信息不对称也会影响市场效率;七是市场对解决公共物品问题难以发挥作用。在这些情况下,就必须由政府来发挥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同时,在国际经济范围内,政府发挥作用的空间要更大一些。
  记者:市场与政府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会有哪些危害?
  Y: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并列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政府作用的发挥,不是对市场作用的替代或否定,其一,政府作用往往是建立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的。如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往往是通过变动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税收与政府支出、公开市场业务等经济杠杆,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其二,政府作用的发挥是对市场作用的补充与完善,如政府对垄断的限制与管制作用,就是对市场作用的完善;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就是对市场作用的补充。如果处理不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是政府乱作为,过分干预市场、干预企业、干预价格。必然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大幅度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二是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发挥,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三是政府无所作为,市场秩序混乱,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无法形成。
  记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等,除了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干预过多。上述问题在D省也存在,您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Y:D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发展环境较差的问题,突出的过剩产能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等等,其深层原因,都与改革滞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发挥不到位有关。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为什么能成为经济强省?关键就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应该说,在过去35年里,D省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作为一个东部沿海省份,改革开放的程度还不够。省委书记Z指出,D省发展的差距,实质是改革的差距。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必将掀起新一轮改革高潮,对D省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当前,D省发展正处于过坎爬坡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棘手问题,要实现跨越赶超,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大力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只有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发展中的许多难题才能较好地得以解决。
  记者:在您看来,D省当前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Y:D省改革的任务很重,就目前来看,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更为重要。要知道,D省与先进省市的差距,并不体现在资源、区位、基础设施上,而是体现在改革上。再具体点,就是体现在市场主体活力不足上。所以,D省应着眼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喷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深化改革,真正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激活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一旦D省呈现市场主体万马奔腾的局面,D省的奋进崛起指日可待。
  6.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人多地少,没有交通、资源优势,早年曾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当年人们迫于生计,想出了“鸡毛换糖”这种不人眼的小生意,但也把义乌人的经商智慧和创造力给“逼”了出来。
  当时他们肩挑糖担,手摇拨浪鼓,走村串户,用自制的麦芽糖换取鸡毛,然后再把鸡毛扎成鸡毛掸子出售。“鸡毛换糖”,便是改革开放前义乌人所从事商贸活动的经典写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义乌人看到山区农民需要小百货,就把“买卖”一步步做大。货郎担上的商品也越来越多。无论是“敲糖帮”,还是“背包族”,都是靠着双脚走出来的最早的商人,他们用“行商”的方式开启了义乌市场之门。尽管当时经商并不被大环境认可,但是义乌的党委、政府没有扼杀群众的热情,而是因势利导,在1982年大胆提出了“兴商建县”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开放了小商品市场。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义乌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也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义乌试点”实施两年多来,致力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特别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行、一系列重大平台的建设、便利化体制机制的完善,为转型发展开辟了良好局面。推进转型必须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改革成果,拓展改革效应;必须更加突出改革的国家级、综合性,加快释放改革红利,推动义乌在转型中增创发展新优势。
  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义乌市研究制定了《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2011—2013年)》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义乌量身定制了“市场采购”这一新型贸易方式,适应义乌小商品市场“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满足定向采购和即兴采购相结合的一站式服务需求,公司户和个体户并存”的特征。还制定实施了与“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工商等监管服务办法。同时,积极建设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国家小商品国际贸易区、着力打造重要的国家会展平台、创办中国义乌(坦桑尼亚)经贸合作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具有“始发港”和“目的港”功能的“义乌港”、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加快实现航空口岸开放。
  义乌在完善相关服务体系方面也有大作为。如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模式:构建市场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市场商品质量,深入推进质量立市、标准化和名牌带动战略,推动出口产品质量实质性提升;构筑优势互补的区域协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完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
  义乌市工商局副局长鲍荣建说,2013年是“义乌试点”的第三年,各项工作正向“深水区”发展。“义乌试点”的首要任务是探索建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它强调“管得住、通得快”,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培育者、呵护者、监管者,我们既要“管得住”,又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如何做到两全其美?不妨以现有的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信用为抓手,在规则明确、监管到位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市场主体提供“自律为主、监管为辅”的宽松的发展环境。目前,我们正尝试开展商事登记改革,有可能实现注册资本从实缴制向认缴制转变、先证后照向先照后证转变,这种模式的推行,将会给市场释放出一个强烈的正面信号。
作答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引起了全党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假如你是D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5”,为D省撰写一份关于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简报。
要求:
1.内容具体,情况反映准确;
2.全面合理,逻辑清楚;
3.语言规范,简明扼要;
4.4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关于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简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观点,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成为现实和未来阶段迫切需要明确与解决的问题。  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从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突破,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重大。强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必然要涉及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调整。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并列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市场、企业、价格的干预,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另一方面,政府要针对市场弱点发挥作用,弥补市场失灵。  D市由于市场盲目性以及政府干预过多,造成产能过剩、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大力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o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