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为什么说权利与义务是法学的核心范畴?
为什么说权利与义务是法学的核心范畴?
admin
2021-01-18
26
问题
为什么说权利与义务是法学的核心范畴?
选项
答案
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律现象中具有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法律的一切部门和法律运行的全部过程。 (1)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 ①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一个标准之所以被称为法律规范,就在于它授予人们一定权利,告诉人们怎样的主张和行为是正当的、合法的、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或者给人们设定某种义务,指示人们怎样的行为是应为的、必为的或禁为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国家权力强制履行或予以取缔。 ②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关键要素。某一社会关系之所以是法律关系,就在于它是依法形成或法律机关确认的、以权利和义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③法律责任则是由于侵犯法定权利或违反法定义务、约定义务而引起的、由专门国家机关认定并归结于法律关系主体的、带有直接强制性的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招致的第二性义务。 (2)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律的一切部门。 ①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和总章程,它规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实际上就是确认和规定社会上各个阶级、阶层、集团、民族等社会基本力量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此为基础,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职权和职责。 ②行政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在组织实施国家职能的日常活动中所拥有的权利(权力、职权)和义务(职责),以及在政府与公民、法人等行政相对人的关系中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③民法调整着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提供解决因侵权或违约而发生的权利和义务纠纷的准则。 ④经济法调整着国家在管理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国家与经济组织之间、经济组织与经济组织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⑤社会法是调整公民(自然人)基本生活权利之保障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体系。 ⑥刑法规定何种行为是极端的、超过社会容忍极限的侵害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行为以及对这种行为所应采取的取缔和惩罚措施,以此敦促或强制罪犯履行法定义务,保护人们的法定权利。 ⑦诉讼法规定着诉讼过程中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诉讼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⑧国际法也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构成要素的,不过它是通过条约和协定、惯例等形式确定下来的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其他法律部门也都是确定人们在某种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3)权利和义务贯穿法律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 ①立法是统治阶级通过立法机关,根据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实际的阶级力量对比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条件,确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过程。 ②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在管理社会的活动中,依靠国家权力,落实法定权利和义务的 过程。 ③守法是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正确行使法定权利,忠实而又积极地履行法定义务。与守法相对的违法则是超越法定权利边际“滥用权利”,或者规避或疏于履行法定义务。 ④司法是通过国家的审判活动和各种诉讼程序,确认被模糊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恢复被搁置、被破坏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⑤法律监督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实行监督,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4)权利和义务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 权利、义务是法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方式,正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宣告与落实,国家把社会主导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变为国家和法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并借助于国家权威和法律程序而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结构),反映着法的价值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结构),可以透视不同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排序。 ①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总的来说,法重义务,轻权利,以义务为本位来配置义务和权利。 ②现代社会的法是充满活力的调整机制。它以权利为本位或重心配置权利和义务,赋予人们各种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给人们以充分的、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和行动自由,同时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规定了一系列相应的义务。 因此,可以认为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核心内容,也是法学的核心概念,并进而主张法学应是权利义务之学,应以权利和义务为中心范畴建构当代中国的法学理论体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0W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属于()。
中国历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该部法规是()
(2014年真题)法官邓某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了解释,并据此作出判决。邓某对法律的解释属于()。
关于法律规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按照法律的调整范围,法律可分为()。
汉朝专门制定的官员任职回避制度的法律称为()。
(2013年真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普通法院实行的司法审级是()。
甲、乙、丙3名大学生去“粗粮馆”用餐。粗粮馆的广告上写着“每位25元,国家公务员每位20元”。甲、乙、丙3人认为这是对非公务员消费者的歧视,违反了《宪法》第33条以及《民法通则》第3条关于“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的原则,侵犯了公民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
试论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联系我国实际,试从立法、执法和司法角度论述权利保障的法治原则及其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意义。
随机试题
宋代最重要的入仕途径是()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
光谱分析法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其利用的物质特点是
根据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行为合法的是()。
信息工作制度的制定要讲究()。
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小学任教。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但她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利用学校活动和班级活动,向学校申请一些不必要的经费。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也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班级工作和提高学生素
按照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为四级,即省级、市级、县级、乡级。()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6~110题。据统计,全球讲英语的人口达17亿,说英语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40%,全世界半数以上的科技书刊和译著都用英语,全球开设国际广播电台的86个国家中,只有8个没有英语,互联网上80%以上的网页使用英文;而开设汉语
《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颖达疏:“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非谓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