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南开大学2011年研)
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南开大学2011年研)
admin
2019-07-04
76
问题
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南开大学2011年研)
选项
答案
王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之——《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由于《循环日报》最大的特点是每天于头版处刊登一篇政论文章,故此报成为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王韬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在一系列的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方面关于办报的问题: (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王韬曾在其《上潘伟如中丞》书中阐述了他在香港主办《循环日报》的目的,即要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之后,“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的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王韬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因为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他强调报刊要介绍西方的国政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允许报纸“指陈时事,无所忌讳”。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王韬认为,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 王韬的这些办报主张,在当时不失为远见卓识,对于后世也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①他为中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引导作用;②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臆,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③对中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他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F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不是条件复句。()
在摆脱古汉字的图形意义上起决定性变化的是隶书。()
()和()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请为下列古文加注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
分析下列形声字。(1)“辫”的声旁是()。(2)“施”的声旁是()。(3)“锦”的形旁是()。(4)“酱”的声旁是()。(5)“荆”的声旁是()。(6)“栽”的声旁是()。(7)“修”的声旁是()
[pb]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根据字符与所记录语言的关系,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从语音的物理性质看,“感情”与“敢情”中两个“情”的区别主要决定于()。
为什么感情越激动越说不出话来?请用语言学观点去解释。(复旦大学考研试题)
南美国家阿根廷的官方语言是()。(华中师范大学2010)
随机试题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该机关是()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输血早期B.输血中期C.输血后期D.输血后1~2hE.输血后1周血管内溶血反应多发生于
四格表资料中,甲组人群的阳性数为a、阴性数为b,乙组人群的阳性数为c、阴性数为d,两组总的合计数为n,如果H0成立,则乙组人群的理论阴性数是
空间尺寸指住宅工程室内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自然间内部净空尺寸,主要包括净开间、进深和净高。()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有()。
一般而言,德育目标的确立主要依据()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以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的,由罪犯犯罪行为地的公安机关执行。()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的局限性在于():①对当时社会矛盾的认识是不现实的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③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④缺乏实现的社会环境
2009年10月,甲被某市第一高中聘为会计。甲根据校长办公会的安排,将学校收取的学杂费存人以甲的名义开设的银行账户。2014年5月,校长乙虚构因公借款理由,指示甲从该账户中提取15万元现金。乙将这笔钱借给弟弟开茶楼。2014年12月,乙归还了15万元现金,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