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和问题2。 【说明】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呈现出空前的热情,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乃至教师都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人们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又具有丰富的

admin2009-05-15  23

问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和问题2。
【说明】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呈现出空前的热情,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乃至教师都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人们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交互性,只要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教学效果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许多课件因在制作过程中陷入误区,产生负面效应,削弱、消解了多媒体的优势,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选项

答案误区之一:信息超量,出现“迷航”现象。 当短时间内接受超量信息时,人脑就处于停滞状态,这种现象叫做“迷航”。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在制作课件时,容易将与课件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而在教师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导致了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 误区之二:留白不足,限制学生思维。 在常规教学中,当内容处理由形象变为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像、理解,师生根据非预见性的互动,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课件的制作者难以考虑到这一点,这容易减少学生的这种思考的余地。 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误区之三:过分重视技术,违反认知规律。 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初,所谓课件,往往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界面与插件过于单调呆板(特别是一些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课件),所以追求美观一度成为课件开发者的共识。而目前,一些课件制作者矫枉过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似乎不如此则显示不出“档次”。这些课件的确“花”一点,“好玩”一点,但恰恰是这一点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此外,目前的课件制作还存在缺乏通用性方面的考虑,路径复杂,缺乏容错性,以视听代替朗读等误区。 如要走出多媒体制作的误区,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可采取如下对策: (1)学习一些理论,课件制作应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可以肯定,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制作课件时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确定一个原则,课件制作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电教”方式,课件制作时,要给计算机正确定位。计算机应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这才是正确的定位。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3)掌握趋向,课件制作应该向积件方向发展。 固定化的多媒体课件不能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元化,也难以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现在课件制作开始向积件方向发展。积件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综合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教学策略库和教学软件平台。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还能利用国际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几何画板”、“CSC电子备课系统”就是初具雏形的积件,它们虽然还不完善,但已受到普遍欢迎,这也是课件制作向积件制作发展的有力证明。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uWZ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