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该企业2020年12月初“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方余额为286 万元,12月发生的有关职工薪酬的业务资料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上月的应付职工薪酬,并按规定代扣代缴职工个人所得税6 万元和个人负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该企业2020年12月初“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方余额为286 万元,12月发生的有关职工薪酬的业务资料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上月的应付职工薪酬,并按规定代扣代缴职工个人所得税6 万元和个人负
admin
2021-05-25
95
问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该企业2020年12月初“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方余额为286 万元,12月发生的有关职工薪酬的业务资料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上月的应付职工薪酬,并按规定代扣代缴职工个人所得税6 万元和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30 万元,实发工资250 万元。
(2)分配本月货币性职工薪酬300万元(未包括累计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其中,直接生产产品人员210 万元,车间管理人员30万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40万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20万元,该职工薪酬将于下月月初支付。
(3)外购200桶食用油作为本月生产车间工人的福利补贴并已发放。每桶食用油买价113元,其中含增值税13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4)该企业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期未由于预计10名部门经理人员和15名销售人员未使用带薪休假,预期支付的薪酬金额分别为4万元和8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一(4),该企业12月末“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余额是( )万元。
选项
A、308
B、300
C、312
D、314
答案
C
解析
该企业12月末“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286(期初贷方余额)-286资料(1)+300资料(2)+2.26资料(3)-2.26资料(3)+12资料(4)=312(万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zc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初级会计实务题库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2014年度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的经济业务如下,价格中均不含税:(I)2012年6月1日,自行建造一条生产线。建造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300万元,领用生产用原材料200万元,发生工人工资8
对于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如果各自具有不同的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从而适用不同的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银行对账单应减去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款项。()
企业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以人民币反映。()
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为7%。4月初,“未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零,当月发生以下相关业务:(1)销售商品,价款400000元,增值税税额68000元,收到款项,存入银行。(2)盘亏材料,实际成本
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为7%。4月初,“未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零,当月发生以下相关业务:(1)销售商品,价款400000元,增值税税额68000元,收到款项,存入银行。(2)盘亏材料,实际成本
(2010年考试真题)企业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应分配的现金股利,在支付前不作账务处理,但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企业经批准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其账面余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随机试题
设z=,则=________。
不管有多忙,他总是抽时间帮我复习物理。
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的是
基础状态是指
A.压缩骨折B.横骨折C.斜骨折D.粉碎性骨折E.嵌插骨折
特别行政区有关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法律规范,不得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并且应当报( )。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以下要求:(1)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2)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
假设某基金某日持有的某三种股票的数量分别为100万股、500万股和1000万股,每股的收盘价分别为30元、20元和10元,银行存款为1亿元,对托管人或管理人应付的报酬为5000万元,应付税金为5000万元,基金单位为2亿,请运用一般的会计原则,计算基金
保险的功能包括( )。
今年的建党95周年活动得到了广泛支持。很多人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转载相关报道,对于这种宣传正能量的现象。你怎么看?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