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6年真题)甲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张某;公司签订金额:[00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董事会决议。后张某擅自以甲公司名义与不知情的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金额为150万元的合同。张某的代表行为( )。
(2016年真题)甲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张某;公司签订金额:[00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董事会决议。后张某擅自以甲公司名义与不知情的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金额为150万元的合同。张某的代表行为( )。
admin
2018-05-15
34
问题
(2016年真题)甲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张某;公司签订金额:[00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董事会决议。后张某擅自以甲公司名义与不知情的乙公司签订了一份金额为150万元的合同。张某的代表行为( )。
选项
A、有效
B、可撤销
C、无效
D、效力待定
答案
A
解析
《合同法》第50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据此,对于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应当认定为效力确定的行为,相对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时,他们之间订立的合同有效;否则,一般为无效,因为法律不宜保护恶意之人。本题中,相对人乙公司对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超越权限订立合同的事实并不知晓,因此,该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选A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YC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将房屋出售给乙,乙为了购置汽车,遂将该购得的房屋抵押给银行,乙和银行于4月3日签订了房屋抵押合同,并于4月5日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后因乙到期不能清偿银行的借款,银行欲拍卖该房屋。此时丙到法院起诉,声称甲的房屋为其所有,经查明,该房屋确系丙所有,只不过因登
甲将房屋出售给乙,乙为了购置汽车,遂将该购得的房屋抵押给银行,乙和银行于4月3日签订了房屋抵押合同,并于4月5日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后因乙到期不能清偿银行的借款,银行欲拍卖该房屋。此时丙到法院起诉,声称甲的房屋为其所有,经查明,该房屋确系丙所有,只不过因登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当事人对行纪合同没有特别约定,或依合同法有关条款仍不能确定的,则()。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各类用益物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肖某(男,28岁,初中文化,农民)于某日中午与妻子吵架,屋外已有不少人围观。肖某对妻子进行辱骂,其妻一气之下拿出一瓶“1605”剧毒农药,并揭开瓶盖,声言要喝下农药死在肖某面前,肖某见此情景,急忙将其妻手中的药瓶夺下,顺手向屋外扔,结果瓶中药水洒在屋外观看
《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第388条规定:国家工
甲与乙协议离婚时约定:女儿由乙抚养,甲给付抚养费,每周探望一次。离婚后,甲的父母非常想念孙女,也想探望,遭乙拒绝。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及特征。
关于一罪与数罪,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个体工商户乙欠缴营业税15万元,当税务人员上门征收税款时,乙组织甲等多人进行暴力围攻,殴打税务人员,抗拒缴纳,其中甲出手最狠,将一名税务人员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随机试题
某区环保局因某新建水电站未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且已投入生产使用,给予其罚款10万元的处罚。水电站不服,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处罚的复议决定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排卵的主要条件哪项是不正确的()
一名男子半年前因小腿骨折,经手法整复外固定,此次来门诊复诊除了哪项外为骨折临床愈合
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阳溪穴上3寸处的腧穴是
王伟系立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章程规定为他人提供担保时,须经股东会决议。2018年5月,王伟好友刘科因资金周转从金河公司借款100万元,王伟在该借条担保人处加盖了立信公司的印章,并以法定代表人身份签名。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招标采购项目应用工作结构分解时,应注意()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优化调整的建议及方案。
[*]
若MyClass为一个类,执行“MyClassa[4],*p[5];”语句时会自动调用该类构造函数的次数是()。
A、Quitealot.B、Mypleasure.C、Thankyouverymuch.D、Yes,buthe’snotin.D本题考查对一般疑问句的回答。对于一般疑问句,通常直接用Yes或No回答,然后再给出一些说明或解释。本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