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教育局出台规定禁止学生拿手机,一些学校还出了规定,就是除学校教学必要以外,学生不允许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对此,有的人赞成,有的人反对。对此,你怎么看?
教育局出台规定禁止学生拿手机,一些学校还出了规定,就是除学校教学必要以外,学生不允许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对此,有的人赞成,有的人反对。对此,你怎么看?
admin
2021-02-10
59
问题
教育局出台规定禁止学生拿手机,一些学校还出了规定,就是除学校教学必要以外,学生不允许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对此,有的人赞成,有的人反对。对此,你怎么看?
选项
答案
对禁止将手机或者电子产品带入学校,初衷虽然是为了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上课,但这种一刀切式的硬性规定,值得商榷。 之所以会明令禁止学生携带电子产品进入校园,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第一,学生自觉性差,上课期间过度关注电子产品,影响学习; 第二,学校监管力度不高,对于学生私自携带电子产品未出台强有力的规定, 第三是教育部门也缺乏对学校以及学生的监管,未能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健康地使用手机。 不得不说,在校内禁止带手机对学生、对学校、对学生家长而言都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禁止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学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觉性,不会因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诱惑而影响学习,而且还能够为学校营造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是不便于学生家长与学生联系沟通,二是也缩窄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本来利用电子产品有利于学生随时随地的查询知识,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携带电子产品进入校园的行为,我认为出台相关明令禁止的措施固然很好,但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一步完善: 一是从学生本身来说,这是最根本的,学生要提高自觉性,坚决抵制住手机带来的诱惑,努力使自己利用手机好的方面,上课期间主动上交手机。 二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说明电子产品对学生诱惑的严重性,鼓励学生主动放弃携带手机进校园。可以进行突击搜查,查看学生携带手机的情况。 三是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学校的监管,对学校对学生携带手机的情况进行监督,可以以此作为学校评先评优的标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RA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地方公务员分类
0
面试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某市直机关组织工作人员上街为群众擦鞋、理发、宣传法律科普知识。此举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种行为能拉近政府和群众的距离,也有人质疑这是政府作秀,假如你是该市直机关的新闻发育人,你会从哪些方面向群众作出回应?
领导让你负责组织一次会议,在会议的第3天,部分参会人员出现了腹泻的现象,请问你怎么处理?(2012年7月14日上午山西省运城市公务员面试真题)
考官查阅你的笔试试卷,发现你的字迹非常潦草,根据笔迹分析学,认为你是一个急躁粗暴的人,是不是?(2012年6月28日湖南省法检系统公务员面试真题)
有人来你单位办事,等待时间较长,于是有人拍照片传到微博上,请问你怎么办?(2011年7月28日云南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谈谈你对“大师之大”这句话的理解。(2012年7月5日下午湖南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你在执法过程中群众情绪激动,事态有扩大趋势,你怎么办?
东汉末年。在官渡之战开打前,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很多人认为曹操必败。曹操下属的很多部将和大臣纷纷暗中给袁绍写信。准备一旦曹操失败以后就归顺袁绍。然而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并在清理袁绍军营中文书材料时,发现了自己部下写的那些信件。曹操的部下们因此而战战兢兢
现在的人们对信息高度不信任,甚至对官方消息都持怀疑态度。对此,某些媒体开通了求证板块来求证真相,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重庆某学校校长要求,学生家长不要给孩子辅导课后作业,经家长辅导后的作业是全部正确的,这样就不能有效地检验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此您有什么地看法?@思路点拨@表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正?
你正在加班赶第二天早会上要用的报告,这时候一个在外地出差的同事打电话给你希望你马上送他的一个生病的朋友去医院,你会怎么处理?
随机试题
使用VC++2010打开考生文件夹下prog1中的解决方案。此解决方案的项目中包含一个源程序文件prog1.c。在此程序中,规定输入的字符串中只包含字母和*号。请编写函数fun,其功能是:将字符串尾部的*号全部删除,前面和中间的*号不动。例如,字
简述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
有关瞳孔的描述,错误的是()
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宜选用
藏药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
“十一五”规划实施后,其效果的具体体现包括()。
水电站的无压引水系统与压力管道的连接建筑物是()。
神经衰弱的精神易兴奋的特点包括()。
简述税收的基本特征。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25)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