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甲为了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假称自己系A公司业务员,以采购为名,骗取某服装厂厂长的信任,以A公司名义与服装厂签订了一份虚假经济合同,骗取服装后转卖,获利70多万元,所得赃款被其全部挥霍。某甲的行为构成( )。
某甲为了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假称自己系A公司业务员,以采购为名,骗取某服装厂厂长的信任,以A公司名义与服装厂签订了一份虚假经济合同,骗取服装后转卖,获利70多万元,所得赃款被其全部挥霍。某甲的行为构成( )。
admin
2009-02-15
64
问题
某甲为了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假称自己系A公司业务员,以采购为名,骗取某服装厂厂长的信任,以A公司名义与服装厂签订了一份虚假经济合同,骗取服装后转卖,获利70多万元,所得赃款被其全部挥霍。某甲的行为构成( )。
选项
A、非法经营罪
B、合同诈骗罪
C、诈骗罪
D、职务侵占罪
答案
2
解析
甲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名义签定合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aX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将1台挖掘机出租给乙公司,为担保乙公司依约支付租金,丙公司担任保证人,丁公司以机器设备设置抵押乙公司欠付10万元租金时,经甲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口头同意,将6万元租金债务转让给戊公司之后,乙公司为现金周转,将挖掘机分别以45万元和50万元的价格先后出
张某一家共4口人:张某夫妇、两岁的儿子及张父。张某自1992年起外出打工,1993年春节托人捎给其妻王某一封信和6000元钱,其后杳无音信。1998年2月,对张某的归来不抱希望的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张某死亡,法院依法于1999年10月宣告张某死亡。张某和王某
肖特有音乐天赋,自16岁起便不再上学,以演出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肖特成长过程中,多有长辈馈赠:7岁时受赠口琴1个,9岁时受赠钢琴1架,15岁时受赠名贵小提琴1把。对肖特行为能力及其受赠行为效力的判断,根据《民法总则》相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技术开发公司与乙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一种新产品,甲公司指派研究员余某、乙公司指派研究员李某共同从事科研工作。双方就专利申请权没有约定,产品研制成功后若申请专利,专利申请权应当属于()。
甲服装公司与乙银行订立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300万元,用于购买进口面料。同时,双方订立抵押合同,约定甲公司以其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产品为前述借款设立抵押。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订立后,乙银行向甲公司发放了贷款,但未办理抵押登记。之后,根据
张某与李某共有一台机器,各占50%份额。双方共同将机器转卖获得10万元,约定张某和李某分别享有6万元和4万元。同时约定该10万元暂存李某账户,由其在3个月后返还给张某6万元。后该账户全部款项均被李某债权人王某申请法院查封并执行,致李某不能按期返还张某款项。
甲、乙、丙共同出资5000元买了一头牛,其中甲和乙各出资2000元,丙出资1000元。某天,该牛踢伤小孩丁,需赔偿医疗费8000元。因资金紧张,甲、丙主张将牛卖掉还债,乙不同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哪些行为无效?()
画家张甲将其创作的《奔马图》卖给画店老板李乙。后来张甲所在单位拟举办一次美术展览,张甲于是去找李乙要画展览,李乙恐怕画丢了,故不同意。张甲于是请其一位在公安局工作的朋友去吓唬一下。后来李乙一怒之下将该画撕毁。张甲于是状告李乙侵犯其著作权。下列有关处理该纠纷
甲为了报复乙,与丙一起对乙施以殴打,致乙全身多处受伤,花去药费若干,误工工资损失若干。事情发生后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甲、丙15天。乙出院,向法院起诉要求甲、丙赔偿损失。在审理中,甲因车祸死亡,身后未留有遗产。甲有一个儿子,法院应如何判决?()
随机试题
以下关于基金管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有关资格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坚定的让步方式的特点是()
反映人体碘营养水平的最佳指标是(即排出量近似于摄入量)
酸量法非水酸量法
患者,女性,32岁。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2.8×109/L,血小板80×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
专项维修资金由业主或物业使用人交纳,属于物业管理企业的代管资金,专项维修资金的所有权归属于()。
“以前动手的游戏,只玩过积木,像这样自己动手组装机器人真的还是头一次。”谢智聪是湖南株洲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今天,他和全市千余名来自各中小学的学生用“机器人陪我过六一”的方式,与机器人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由于参加的人太多,不得不分批进行。株洲经纬
公安执法监督主体具有()。
技术过滤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减缓网络谣言的蔓延,但我们还需追问的是,为什么一些人不再对事实感兴趣,而只愿追随个人感受?其实,一些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是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迎合了部分网民的心理。换言之,虽然网络谣言的内容是虚假的,但它的传播反映
论述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的内容以及对现代管理的启发。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