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admin2019-08-15  30

问题 论述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选项

答案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隋炀帝先后全面采取措施,推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1)政治制度改革。①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内史省是决策机关,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令、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工、刑、兵六部,长官尚书,分别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狱、工程营造等方面的内容。三省各有分工、互相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同时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谒者、司隶两台;增设秘书省、内侍省,尚书省下设十一寺。②地方官制。隋文帝先改地方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又改为郡县两级制,精简了地方行政机构,既节约经费又提高了行政效率,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官员任命权收归中央,凡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一律由中央的吏部任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③用人制度。隋文帝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这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局面,有利于寒士的上升。 (2)经济赋役改革。①继续推行均田制。隋文帝规定,每丁受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人受露田40亩。身死之后露田归还国家,永业田可自由买卖、传之子孙。均田制的推行对稳定隋王朝的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很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同时客观上也抑制了土地兼并。②继续实行租、调、力役制。规定男18至60为丁,须负担赋役。丁男一床(即一夫一妇),每岁出租粟三石。调为户调,每年桑田者,输调绢一匹(四丈),绵三两;麻田者,输调布一端(六丈),麻三斤。未婚男丁及奴仆租调减半。力役负担,每丁每岁服役一个月。隋朝的租庸力役制贯彻了轻徭薄赋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稳定了社会局面。但是在隋炀帝时,这一制度的执行却出现了问题,直接导致隋的灭亡。③推行“大索貌阅”,核实在籍人口。开皇五年(585),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文帝下令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讹老诈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结果查出新丁24万,新口64万。此举增加了政府的户口与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实行“输籍定样”。隋文帝采取的经济政策,也称作输籍法,民众所缴纳租税,根据每家资产的状况作出缴纳标准,即根据标准划分户等上下,重新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这样一来,民众就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员也不敢徇私舞弊。隋王朝的税额低于世家大族对佃客的剥削,也吸引了大批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加强了政府的经济实力,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有利于经济发展。 (3)改革府兵制。隋文帝时期,军人既有军籍,又有民籍,颁给田地,保证其基本生活,这样府兵制与均田制合一,形成了兵农合一的新制度。府兵统帅方面,设置了十二卫,每卫置大将军,总隶于皇帝。各卫下就是府兵的基本组织单位统兵府,隋炀帝时改为鹰扬府,由郎将和副郎将统领。 (4)营建东都和开通大运河。①隋炀帝即位后,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因为洛阳地势险要,位置适中,政治上便于控制关东和江南地区,经济上可以满足对中央政府机构的物资供应。从此,洛阳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和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②开通大运河。为了加强统治,隋炀帝即位后,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首先加强了南北联系,便于隋王朝军事物资的调动,巩固全国统治;其次,由于江南经济发展,大运河有利于加强南方物资的北调;最后,也是满足了隋炀帝南巡的个人私欲。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客观上对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持续性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短时间内完成大运河的开凿,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大运河”往往成为隋炀帝暴政的代名词。

解析 此题考查隋朝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答案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进行详略安排。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xD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