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补强证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卷二—40,单)
关于补强证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卷二—40,单)
admin
2014-02-25
47
问题
关于补强证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卷二—40,单)
选项
A、应当具有证据能力
B、可以和被补强证据来源相同
C、对整个待证事实有证明作用
D、应当是物证或者书证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补强证据规则。
(1)所谓“补强证据”,是指用以增强另一证据证明力的证据。一开始收集到的对证实案情有重要意义的证据,称为“主证据”,而用以印证该证据真实性的其他证据,就称之为“补强证据”。补强证据规则,是指为了防止误认事实或发生其他危险性,而在运用某些证明力显然薄弱的证据认定案情时,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才能被法庭采信为定案根据。
(2)补强证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非法证据即使在实质上是真实的,也不得作为口供的补强证据。所以,选项A正确。②补强证据本身必须具有担保补强对象真实的能力。设立补强证据的重要目的就在于确保特定证据的真实性,从而降低误认风险,如果补强证据没有证明价值,即不可能支持补强证据的证明力。当然,补强证据的作用仅仅在于担保特定补强对象的真实性,而非对整个待证事实或案件事实具有补强作用。因此,补强证据不要求是直接证据,间接证据也可以是补强证据。所以,选项C错误。另外法律也没有对补强证据的形式进行限制。所以,选项D错误。③补强证据必须具有独立的来源。即补强证据与补强对象之间不能重叠,而必须独立于补强对象,具有独立的来源,否则就无法担保补强对象的真实性。例如,被告人在审前程序中所作的供述就不能作为其当庭供述的补强证据。所以,选项B错误。
本题也属于本次刑事诉讼法考试中难度稍大的题目,原因在于该内容没有法条直接规定,需要在理论层面上理解。本题答案为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O3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甲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在羁押期间,某甲被取保候审,由其叔叔某乙担任保证人。但是,某甲认为尽管公安机关目前只掌握自己寻衅滋事的犯罪事实,如果将来被查出自己还曾经犯有故意杀人罪,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在取保候审期间逃跑。某乙资助某甲逃走,后某甲
某甲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逮捕,但其自称是“令狐冲”,始终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公安机关采取的下列做法哪些是错误的?()
张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刑罚执行3年后,又发现判决前其还有放火罪,应判有期徒刑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0年,张某还需执行的刑期是多少年?( )
李某与甲公司签订内销商品房预售契约,后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对该预售契约作出预售预购备案登记。后李某了解到甲公司向其销售的房屋系超出规划面积和预售面积的超层部分,李某遂以区房地产管理局违法办理备案登记,造成自己购买的房屋为违法建筑为由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种说法不
香港居民梁某娶某市东城区吴某为妻,婚后双方居住于西城区,在南城开办了独资的印染公司。梁某生性霸道,常在家对其妻吴某施虐。现吴某决定向法院控告梁某的虐待罪,吴某应当向哪一个法院起诉?()
本案中范某迫使王某交出手表的行为:本案中范某令王某在第二天交出8000元钱的行为应当排除下列:
李某涉嫌故意杀人罪,法庭审理期间李声称侦查人员曾对其实施刑讯逼供,李妻也提出其证言出自侦查人员的威胁、引诱、欺骗。经法院查明,上述情况属实。下列证据材料哪些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周某被公安局收容审查10天后获释,但公安局未给周某任何书面决定。周某遂在法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审查起诉时提出的正确要求是什么?()
①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②一个解释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不可能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作缩小解释③刑法中类推解释被禁止,扩大解释被允许,但扩大解释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④当然解释追求
随机试题
关注受众、研究受众、服务受众,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与政治工作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________。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其实质就是一种受众至上的思维理念。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下列哪项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最主要的原因()
可并发心悸、水肿、痹证的急性传染病是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短路电流计算中,对有铁心的电器设备()。
网络的域名中,有一部分表示类别,代表教育机构站点的是( )。
关于耕地占用税的征收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
关于共同犯罪,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确保民族性和世代相传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不属于我国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项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