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合谋杀害丙,计划由甲对丙实施砍杀,乙持枪埋伏于远方暗处,若丙逃跑则伺机射杀。案发时,丙不知道乙的存在。为防止甲的不法侵害,丙开枪射杀甲,子弹与甲擦肩而过,击中远处的乙,致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甲、乙合谋杀害丙,计划由甲对丙实施砍杀,乙持枪埋伏于远方暗处,若丙逃跑则伺机射杀。案发时,丙不知道乙的存在。为防止甲的不法侵害,丙开枪射杀甲,子弹与甲擦肩而过,击中远处的乙,致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dmin
2018-04-02
62
问题
甲、乙合谋杀害丙,计划由甲对丙实施砍杀,乙持枪埋伏于远方暗处,若丙逃跑则伺机射杀。案发时,丙不知道乙的存在。为防止甲的不法侵害,丙开枪射杀甲,子弹与甲擦肩而过,击中远处的乙,致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丙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依具体符合说,丙对乙的死亡结果没有故意
B、丙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依法定符合说,丙对乙的死亡结果具有故意
C、不论采取何种学说,丙对乙都不能构成正当防卫
D、不论采用何种学说,丙对甲都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答案
A,D
解析
A项正确。具体符合说要求客观上发生的事实和行为人认识到的事实在具体层面完全一致。如果具体不一致的,不成立构成要件故意。法定符合说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只要在犯罪构成范围内是一致的,就成立故意的既遂犯。所谓打击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意欲侵害的某一对象实施侵害行为,由于失误而导致实际侵害对象与其本欲侵害的对象不一致。B项错误。丙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非对象错误。C项错误。虽然甲与乙之间具有共谋杀害丙的故意但丙对乙的埋伏行为并不知情。丙对乙的射杀行为构成偶然防卫,偶然防卫属于正当防卫。不论采取何种学说,丙对乙的射杀行为均不能构成正当防卫。D项正确。不论采用何种学说解释丙对甲的射杀行为都不能够得到故意杀人罪未遂的结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P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刑法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这一规定属于法构成要素中的()。
有“可以这样行为”的模式的法律规范,为()。
在下列我国现行法律条款中,哪些不属于法律原则?()
我国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省的《食品卫生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司考.2010.1.8)
法律规则的特征有哪些?()
在行政诉讼中,下列哪些选项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关于行政诉讼的管辖,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甲远住山区,每年夏秋之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在此繁衍,甲想,现在发财的机会来了。某日晚上,以铺设电网等工具,捕获到十只,因电网使用不当,造成九只死亡,唯一一只由某乙购得。根据最新法律解释,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王某带领本村5个不满14岁的儿童进城乞讨,对其父母谎称在某酒店务工,强迫他们在该区的立交桥上进行乞讨。对不照做乞讨或者没有完成任务者,进行体罚、挨饿、有甚者要毒打。针对王某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刘某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睡在一起的妻子张某杀死,刘某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此案中,关于刘某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患儿7岁,颜面眼睑浮肿,小便短赤,下肢疮毒,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镜下红细胞20~30个/高倍视野,白细胞5~6个/高倍视野,血清补体C3明显下降。治疗应首选青霉素加
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是()。
合同价格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保险公估业务人员有下列哪种情形,保险公估机构应当注销《执业证书》?( )
某国有企业因有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行为,被税务机关处以8000元的罚款。假定该企业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时间为2017年3月1日,则该企业4月5日缴纳罚款时的总金额为()。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考试中喝水的学生考试成绩更佳。这项研究调查了数百名大学生,比较带饮料——例如水、咖啡或者可乐——和不带饮料的学生的考试成绩。经比较,那些到达考场时带着饮料的学生平均成绩要高出5%。而且成绩的提高在那些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身上更加明显,他
设在采用SQLServer2008数据库的图书馆应用系统中有三个基本表,表结构如下所示,请用SQL语句完成下列两个查询:检索借书和王丽同学所借图书中的任意一本相同的学生姓名、系名、书名和借书日期。
删除考生文件夹下ROOM文件夹中的文件GED.WRI。
A、Becausetheyhavealowself-image.B、Becausethereisalwayssomeonewhoisaroundthemandknowsthembetter.C、Becausethe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