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析表象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简析表象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admin
2015-06-18
49
问题
简析表象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选项
答案
(1)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三个特征。 ①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表象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但是表象知觉的形象又有所不同。知觉的形象鲜明生动,表象的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易变动;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时而出现这一部分,时而出现另一部分,甚至有些部分脱落。 ②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并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表象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应当注意的是,表象的概括不同于思维的概括。思维概括事物的本质,是抽象的概括;而表象的概括是一种形象概括,概括中既有本质属性,也有非本质属性。 ③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表象的可操作性使得人们在完成作业时可以借助于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支柱就是人们已经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表象。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用“心理旋转”实验来说明。 (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现为: ①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性的认识。表象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从直观性来说,它接近了知觉;从概括性来说,它接近于思维。表象离开了具体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因而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例如,对“水果”这个概念,孩子们常常用苹果、梨、香蕉等具体形象来说明。另外,表象的形成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 ②表象促进问题解决。表象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例如在小学生低年级学生解决数的运算问题时,在很大程度上要有表象的参与;中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要依赖表象的支持;成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时,也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工程师在审阅建筑施工图纸时,他们倾向于在头脑中利用建筑物的形象帮助思维。另外,在进行推理时,也需要表象的作用。比如人们比较人的身高时,常常需要以两个不同高度的圆柱体作为参照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S3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给出的4种排序方法中,()排序法是不稳定性排序法。
线性表(a1,a2,…,an)以链式存储方式存储时,访问第i位置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判断下列序列是否为堆,若不是堆,则把它们调整为堆。(1)(100,85,95,75,80,60,82,40,20,10,65)(2)(100,95,85,82,80,75,65,60,40,20,10)(3)(100,85,4
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的。
某16位机器所使用的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如图3-5所示,该机有两个20位基址寄存器,4个16位变址寄存器,16个16位通用寄存器。指令汇编格式中的S(源)、D(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M是主存的一个单元。3种指令的操作码分别是MOV(OP)=(A)H,STA(
最好情况下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的是()。
一项研究调查了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对在公众场合吸烟的态度,结果如表所示。那么,性别与对待吸烟的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时期。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随机试题
电子商务中应用最广泛的形式是()
除去海藻中盐分的方法的是
难复性腹外疝是指
A.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B.搞好环境卫生,灭蚊蝇C.保持空气流通D.搞好“二三管一灭”及个人卫生E.保持洁身自好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重点是()
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简述情绪的功能。
尽管出发点不同,人本主义理论家和建构主义理论家都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
随着长江沿线经济迅猛发展,货运需求增加,长江沿岸私设码头、黑码头的数量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应该撤掉。有人认为存在即合理,这些码头带动了经济发展,请问你怎么看?
2009年,某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8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糖蔗种植面积13.58万公顷,下降0.2%;油料种植面积33.14万公顷,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113.847万公顷,增长2.3%。以下三种作物按2009年亩产
大明律.名例律》规定:“凡律自颁降日为始,若犯在已前者,并依新律拟断。”其注云:“此书言犯罪在先,颁律后事发,并依新定律条拟断,盖遵王之制,不得复用旧律也。”请说明其基本含义,并从法律适用原则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一规定的历史背景及主要目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