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4年真题)甲和乙意图置常某于死地,甲持匕首向常某刺去,常某急忙躲闪,匕首刺中了乙,乙流血过多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4年真题)甲和乙意图置常某于死地,甲持匕首向常某刺去,常某急忙躲闪,匕首刺中了乙,乙流血过多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admin
2018-08-01
14
问题
(2014年真题)甲和乙意图置常某于死地,甲持匕首向常某刺去,常某急忙躲闪,匕首刺中了乙,乙流血过多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选项
A、故意杀人罪(既遂)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故意杀人罪(未遂)
D、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点为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第五章第二节中的犯罪既遂的概念和标准。甲和乙意图置常某于死地,甲持匕首向常某刺去,常某急忙躲闪,匕首刺中了乙,甲属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中的行为偏差。行为偏差又叫作目标打击错误、打击错误,指行为人预想打击的目标与实际打击的目标不一致。如甲欲杀张三,朝张三射击却击中张三身旁的李四。从表面上看,这也是对象错误,但它不是因为辨认错误,而是因为行为本身的误差。这是一种客观行为错误,而不是主观认识错误。对行为误差一般也采取法定符合说,即适用对象辨认错误的认定方法解决。假如预想打击的目标与(因行为偏差)实际打击的目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一致,不妨害行为人对误击的且标承担故意罪责;假如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一致,则阻却对误击的目标承担故意罪责。犯罪既遂,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例如,张三要杀李四且将李四杀死,就完全实现了“故意杀人且已将人杀死”这一法定犯罪构成事实,把张三杀人的事实与法定的杀人罪构成“对号入座”,就应判定张三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与甲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全部要件。故本题选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j3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0年真题)甲邀请乙一同到河边钓鱼。当乙甩杆时,鱼钩挂在旁边裸露的电线上,乙当场触电身亡。经查,该输电线路属供电局所有。对乙的死亡应承担责任的是
(2013年真题)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是
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正确的有
红光、金辉、绿叶和彩虹公司分别出资50万、20万、20万、10万元建造一栋楼房,约定建成后按投资比例使用,但对楼房管理和所有权归属未作约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不计数额,下列选项构成侵占罪的是
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学术论文集,专门收集国内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如何认定和处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有关论文或论文摘要。该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其内容选择和编排具有独创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挑唆乙(甲、乙均已成年)去打正在熟睡的狗,狗被激怒后追乙,恰巧丙经过,乙便躲在丙的身后,狗将丙咬伤。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试论不安抗辩权制度。
A因自己的女朋友B与他人约会,使雇请甲和乙打断B的一条腿,并将B的照片交给甲、乙,同时当场给付甲、乙4000元,约定事成后再给付6000元。A言明:不得对B造成其他伤害,否则事后不再给付6000元。甲、乙随后找到C的住处,误以为C是B,便对C实施暴力
甲为了能在自己的房子里欣赏远处的风景,便与相邻的乙书面约定:乙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高层建筑;作为补偿,甲每年支付给乙4000元。双方同时对该合同办理了登记。两年后,乙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给丙。丙在该土地上建了一座高楼。不久,甲为了经营事业向银行贷款20
随机试题
下列不属于贺敬之抒情短诗的是()
患者,女性。系口腔溃疡3月余,双侧小阴唇出现对称性溃疡,溃疡呈椭圆形,疼痛明显皮损境界清楚,中心淡黄色坏死基底,周围为鲜红色晕。双侧双下肢、躯干部见散在的毛囊炎样皮损,部分痤疮样改变。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尿常规正常。ESR34mm/h。本病累及消化
下列细胞属于CD4+亚群的是
缩窄性心包炎可出现冠心病可出现
尽管流动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有的企业流动比率较高,却没有能力支付到期的应付账款。()
某位教师曾经采用了很多教育方法,坚持不懈地帮助班上一位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捣蛋鬼日记》,认真阅读后,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开始反省自己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当她发现孩子的绘画特长后,积极鼓励他发展绘画能力
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是以什么为分界线?()
n元实二次型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以及对数据的操作运算。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