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浮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材料二:学生1: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上浮的物体受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

admin2015-04-21  25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浮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材料二:学生1: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上浮的物体受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材料三:学生2:轻的物体上浮,重的物体下沉。
问题:
(1)简述阿基米德原理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浮力。(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通过观察认识浮力,学会用弹簧称测量浮力,让学生了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等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实验为依据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的精神;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以实验探究、小组合作、问题讨论为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播放视频《死海不死》,学生观看,提出问题:死海不死的原因是什么,引出浮力教学。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浮力 师:《死海不死》中人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看书? 学生1:因为死海的密度比较大,人在死海中受到一个海水给人的向上的力,支撑他浮在海面上。 师:很好。 师生分析死海中的人受力情况,初步解决人的受力情况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并引入浮力的概念。 师:(演示实验)手托两块相同的牙膏壳,一块卷成团,一块展成空壳,置于大水槽上,略为介绍后,同时放开。然后提问:同样的牙膏为何有不同的效果呢?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实验。说出实验现象及通过对比的方法产生疑问。 师:以牙膏壳为例,空牙膏壳受到浮力的作用,实心的牙膏皮受浮力的作用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水对它的浮力。有的学生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水对它的浮力,理由是物体没有浮起来。还有的同学则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的浮力,因为物体下沉的速度比较缓慢…… 师:如何来验证呢? 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 选出好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如下图的实验方案,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 [*] 师:实验中出现了什么现象,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与学生一起交流实验心得,交流后提出浮力的定义和浮力的方向,并询问是否有办法得到浮力的大小。通过分析比较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同时,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物体在液体中都要下沉呢,浮力产 生的原因是什么”。 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演示实验:兵乓球上浮、铁块下沉等; 师:为什么它们会上浮、下沉,继续追问:受到的浮力是怎样获得的?启发学生不断观察、体验、分析。 (2)结合水中的物体受力情况,结合压力与液体知识,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物体的浮沉条件 (1)向同学了解不同物体在水中的可能状态;在学生找到答案后,让学生结合书中图片和利用多媒体展示,分别对三种状态(上浮、悬浮、下沉)进行受力分析,收集生活证据,或者利用身边器材进行实验,很快找到答案;并对物体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2)学生交流实验注意事项;评估影响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与学生一起查缺补漏,找出不足,或改进实验或寻求其他实验方案。 (3)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上浮、下沉、悬浮和漂浮的条件。 学生交流讨论:畅谈浮力在生活和生产、国防中的应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BJ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