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下列是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图中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 m。 五一假期里,李明和朋友们来到图中的陡崖进行攀岩运动。他们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 )米。
下列是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图中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 m。 五一假期里,李明和朋友们来到图中的陡崖进行攀岩运动。他们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 )米。
admin
2019-07-09
35
问题
下列是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图中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 m。
五一假期里,李明和朋友们来到图中的陡崖进行攀岩运动。他们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 )米。
选项
A、400
B、600
C、300
D、500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陡崖跨越了3条等高线,所以陡崖的最小高度为200米,最大高度不超过400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N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同学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无红色沉淀(Cu(OH)2为悬浊液)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讨论上述方案的设计及结论是否正
在化学探究活动中,除了要考虑知识值不值得探究以外,还要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够探究。下列适宜在中学化学中作为探究问题的是()。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甲烷的内容标准是:认识化学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部分内容:2.甲烷的取代反应【科学探究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检验NaHCO3和Na2C03的热稳定性,通常的做法是分别将其加热,并将其所产生的气体通往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下面是某老师对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实验的创新设计:如图2所示,在一小试管内盛装N
案例:下面是两位中学教师关于“原电池”的教学过程实录【李老师的教学实录】【课堂引入】你曾亲身体验趣味实验的神奇吗?你有积极参与趣味实验的兴趣吗?那么请你来亲身体验吧。【学生】学生用舌尖感受水果电池的电流。【老师提问】你有什么感觉吗,你的观点是什么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评价,有以下功能()。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1)高中化学《化学1》教科书“硝酸的性质”原文(略)。(2)高中化学《化学1》教科书的目录(略)。(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
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但是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李老师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中,提出如下问题:化学反应的特征是生成了其他物质,那么到底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教师请学生预测:大部分学生回答: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
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遵循的分组原则是()。
随机试题
在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
男性,25岁。因车祸撞伤腹部,患者诉腹痛难忍,伴恶心、呕吐,X线腹透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拟诊为胃肠道外伤性穿孔。下列对诊断胃肠道穿孔最有意义的表现是
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措施有:()。
需导游事后写出书面报告的事故有()。
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人体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一本书要成为畅销书,必须有可读性或经过精心的包装。如果上述判定成立,则下列哪项为真?
MALAYSIAisagogwithspeculation.Thegovernment,whichchargedasittingministerandaprominentbusinessmanwithcorruption
Doingonethingmaymeananotherlikethecasemaybe.Theseare【M1】______thingsthatweshouldlookoutfor,asitcane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