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变化。
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变化。
admin
2018-07-12
75
问题
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变化。
选项
答案
(1)汉代赋税主要有土地税(田租)与人头税(口赋)两种。田租交纳实物,汉初为十五税一,汉文帝以后改为三十税一。口赋收钱,7~14岁男女每人每年交纳“口钱”,成年男女每年交纳“算赋”。 (2)魏晋改为按户征收租、调,征收内容为实物。北朝直至隋朝,收取对象为“一夫一妇”,实际上也是按户征收。各政权租、调的具体数量,各有不同(东晋南朝赋税制度屡变,呈现出以资产为主要征收依据的趋势)。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按丁收取田租,按户收调,又在隋代基础上,广泛实行纳庸代役。 (3)唐朝中期,由于农户土地占有数量严重失衡,按户、丁收税引发户口逃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改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要收税依据,以钱币为定税标准,实际交纳时,征收钱币与实物分夏、秋两季交纳。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4)北宋的赋税主要有二税(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在纳税时,又有支移、折变、加耗、义仓税等额外盘剥。赋税之外,还有徭役、差役负担。 (5)元代的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北方、南方的税制亦不相同。北方的赋税主要有税粮和科差。南方的赋税制度则沿用南宋的两税法,按照地亩征税,分为夏秋两次征收。元朝政府又有繁重的徭役和差役,把所属人口按从事职业划分,称作“诸色户计”,使之各当其役。 (6)明初的赋税制度,是按田亩征赋,按户或按丁征役,赋和役分别征收。赋分为夏税和秋粮,在夏季征收的叫作夏税,在秋季征收的叫作秋粮。明初的役分为多种,不同的户有不同的役。明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一部分力役摊人田赋征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7)康熙五十一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将康熙五十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eX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六三运动”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方向为大别山地区,主要是由于()。①大别山战略位置重要②大别山有良好的群众基础③占据大别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局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印度孔雀帝国时代,就土地占有情况而言,占全国土地的绝大部分的是()。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在7州28郡同时俱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组织、准备比较严密的农民起义。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属印度的各派政治力量中影响最大的是()。
评述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及其原因。
王莽改制在经济方面的新举措是
随机试题
对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之证可选用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农村合作商业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数额为人民币()
窝沟封闭操作方法不需要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21年12月20日,甲公司发出D产品一批,委托戊公司以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该批产品的成本为600万元。戊公司按照D产品销售价格的10%收取代销手续费,并在应付甲公司的款项中扣除。12月31日。收到戊公
以下符合契税政策规定的有()。
下列各项中,应按“经营所得”项目征税的是()。
A会计师事务所决定与甲公司签约,并就业务约定书的有关条款与甲公司进行沟通,在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业务约定书中包含的内容。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世界遗产的功能,第一层是科学研究,第二层是教育功能,最后才是旅游功能。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
A.こそB.何と言ってもC.ようD.ごとにE.ぶりF.たびにG.うちに H.いくらI.たまらないJ.ままあのチームは1試合()強くなります。
Therapid,pervasive,andtrulyunprecedentedtransformationresultingfromscienceandtechnologyisacentralfactofourliv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