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陈某与李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陈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交付房屋。诉讼过程中,陈某申请保全该房屋,但李某提出该房屋贷款时已抵押给甲银行,贷款尚未还清。下列关于财产保全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陈某与李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陈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交付房屋。诉讼过程中,陈某申请保全该房屋,但李某提出该房屋贷款时已抵押给甲银行,贷款尚未还清。下列关于财产保全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admin
2022-03-16
72
问题
陈某与李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陈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交付房屋。诉讼过程中,陈某申请保全该房屋,但李某提出该房屋贷款时已抵押给甲银行,贷款尚未还清。下列关于财产保全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选项
A、法院可以查封该房屋,但甲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
B、法院可以查封该房屋,但甲银行丧失优先受偿权
C、法院可以查封该房屋,但应当征得甲银行的同意
D、法院不得查封该房屋,因为该房屋已经抵押给甲银行
答案
B,C,D
解析
根据《民诉意见》第10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抵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抵押权人、留置权人有优先受偿权。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而选项B、C与D均是不正确的。
特别提示:选项A与选项B是矛盾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uT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3月3日,甲向乙借款10万元,约定还款日期为2017年3月3日。借款当日,甲将自己饲养的市值5万元的名贵宠物鹦鹉质押交付给乙,作为债务到期不履行的担保;另外,第三人丙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关于乙的质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卷三56
甲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向对方支付18万元违约金。后甲违约,给乙造成损失15万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3年卷三14题)
甲、乙与丙就交通事故在交管部门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书》,由甲、乙分别赔偿丙5万元,甲当即履行。乙赔了1万元,余下4万元给丙打了欠条。乙到期后未履行,丙多次催讨未果,遂持《调解协议书》与欠条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3年卷三12题)
叶某诉汪某借款纠纷案,叶某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内容为汪某向叶某借款3万元并收到该3万元的借条复印件,上有“本借条原件由汪某保管,借条复印件与借条原件具有同等效力”字样,并有汪某的署名。法院据此要求汪某提供借条原件,汪某以证明责任在原告为由拒不提供,后又称找不到
关于执行行为异议与案外人对诉讼标的异议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卷三47题)
丙公司因法院对甲公司诉乙公司工程施工合同案的一审判决(未提起上诉)损害其合法权益,向A市B县法院提起撤销诉讼。案件审理中,检察院提起抗诉,A市中级法院对该案进行再审,B县法院裁定将撤销诉讼并入再审程序。关于中级法院对丙公司提出的撤销诉讼请求的处理,下列哪一
大界公司就其遗失的一张汇票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法院经审查受理案件并发布公告。在公告期间,盘堂公司持被公示催告的汇票向法院申报权利。对于盘堂公司的权利申报,法院实施的下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2016年卷三83题)
关于法定诉讼代理人,下列哪些认识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82题)
韩某起诉翔鹭公司要求其依约交付电脑,并支付迟延履行违约金5万元。经县市两级法院审理,韩某均胜诉。后翔鹭公司以原审适用法律错误为由申请再审,省高院裁定再审后,韩某变更诉讼请求为解除合同,支付迟延履行违约金10万元。再审法院最终维持原判。关于再审程序的表述,下
下列关于代理表述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本题中.主窗口有一个按钮“显示Dialog”,单击该按钮后显示一个对话框,对话框的标题是“Dialog”,其上有一个文字标签“欢迎学习Java,”,此时仍允许对原来窗口进行操作.当关闭新生成的对话框时退出程序。importjava.awt.*;impo
最有助于迅速确定诊断的表现心源性昏厥当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HIV传播途径的是
采用自体骨移植进行牙槽嵴增高,术后进行义齿修复的合适时间是
八纲辨证中的表证是指
2018年3月13日0时10分许,广河县城关镇驾驶人马某驾驶的广河县俊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所属的甘N××030号小型轿车,行驶至广河县滨河南路延伸段时,与定西市临洮县衙下集镇驾驶人康某驾驶的甘J××035号重型自卸货车发生追尾碰撞,造成轿车内4人死亡,1人受
DAB的特点包括()。
【2012下】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
()的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宣传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对于没有________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