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

admin2018-05-22  26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赋诗一首: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形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德。
    ○张英的家人和邻居为什么会转变态度?
    ○宽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
    在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冲突”,让我们回想一下。
    ○你有过原谅别人的经历吗?把你当时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你有过接受别人原谅的经历吗?把你当时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小培和小亮是同班同学,同住一间宿舍。一天,小培的100元钱不见了,他怀疑被小亮“偷拿”了。为此,小培有意无意地在小亮面前说风凉话。小亮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本想与小培辩白一番,但反过来一想,小培家境不宽裕,丢了生活费难免着急上火,想到这儿,小亮就不生气了。过了几天,小培在笔记本中找到了那100元钱。他顿时羞愧难当,赶忙向小亮道歉。
    ○小培为什么要向小亮道歉?
    ○小亮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级;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生活中,人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让我们对下列观点加以辨析。
    ◆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出忍让。
    ◆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迁就他人。
    ◆宽容是懦弱的表现。
    ◆宽容等于纵容。
    ◆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对缺乏宽容心的人是无法讲宽容的。
    ◆宽容对方无意的伤害,不宽容对方有意的伤害。
    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
    我们不仅宽容他人,还要宽容自己、悦纳自己。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妄自尊大。
    要求:
(1)设计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份简案。

选项

答案【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宽容之心待人,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体验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自己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体验宽容自己、悦纳自己的快乐。 2.能力目标 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宽容他人,同时.通过教学活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辨别是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宽容的内涵:知道为什么要宽容以及怎样做到宽容。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教学简案】 一、导人新课 教师讲述蜀国蒋琬和杨敏的故事,并让学生思考:宰相肚里为什么能撑船? 学生回答:宽容。 教师: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宽容? 情境一:分析材料——清朝大学士张英的一封书信,思考:(1)张英的家人和邻居为什么会转变态度?(2)宽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和表扬,并总结: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板书) 2.为什么需要宽容?怎样做到宽容? 情境二:分析材料——小乐和小娱性格迥异,却成为一对很要好的朋友。思考:(1)小乐和小娱为什么能够成为好朋友?(2)他们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和表扬,并总结:人各有别,需要宽容;“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板书) 情境三:联系生活。分享自己原谅别人的经历和接受别人原谅的经历。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赞扬和鼓励,并总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与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真诚地道歉并接受别人的道歉。 情境四:讨论分析——拥挤的公交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分析宽容和冲突两种不同的情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前后桌四人一组,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这两个问题。在讨论的时候,教师下台巡视,查看学生的讨论情况。讨论结束后,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反馈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表扬,总结学生的答案: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善于宽容,利人利己。(板书) 情境五:材料辨析——人们对宽容的不同理解。 ◆宽容意味着处处忍让别人、迁就他人。 ◆宽容是懦弱的表现。 ◆宽容等于纵容。 ◆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宽容对方无意的伤害,不宽容对方有意的伤害。 ◆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 学生思考并回答,判断对错并给出理由。 教师加以点评,表扬学生的积极发言,并总结补充: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宽容他人。也要悦纳自己。 三、巩固提高 雨果的诗句:“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灭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宽以待人,体验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四、小结作业 学生结合板书,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分享自己的感受。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5ZR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