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并指出其中包含质子之后,很快就认识到原子核里面不仅仅含有质子,并通过原子质量证实,原子核中存在很多与质子大约一样重但不带电的中性核子,他将其称之为中子。1930年德国物理学家在用a粒子轰击轻的原子(如:铍)时产生出某种能击穿10mm铅板的东

admin2017-09-27  29

问题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并指出其中包含质子之后,很快就认识到原子核里面不仅仅含有质子,并通过原子质量证实,原子核中存在很多与质子大约一样重但不带电的中性核子,他将其称之为中子。1930年德国物理学家在用a粒子轰击轻的原子(如:铍)时产生出某种能击穿10mm铅板的东西(铍射线),1932年居里夫人指明,这种东西能把氢中的质子打出来。后来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发现铍射线是由中子释放出来的。1938年两位德国物理学家用中子簇射铀,意外地催生了一种新的链式核反应过程,即核裂变过程,7年之后,在这种新中子化学基础上研制的原子弹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以上事实说明

选项 A、真理发展的过程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B、人的思维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
C、真理是人经验的组织形式
D、有用即真理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思维和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题干中,从卢瑟福发现中子,到居里夫人通过铍射线对中子性质的发现,再到查德威克对中子特性的确定,再到德国物理学家通过中子对核裂变反应过程的研究,说明人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不断深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说明了人的思维按本性、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但是每一代人由于科学技术条件、个人经历、实践水平、受教育程度、立场、方法、生命的有限性等方面的不同,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说明思维具有非至上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C选项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D选项是实用主义真理观,将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否定真理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论的典型表现。本题A、B选项是正确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5gE4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