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dmin
2012-12-22
53
问题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选项
A、盗窃罪
B、抢劫罪
C、绑架罪
D、抢劫罪、绑架罪
答案
2
解析
本题中行为主体路某是15岁,属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根据共同犯罪理论,教唆者所实施的教唆行为本身并不能独立定罪,而应依据其所教唆的具体犯罪行为内容来定罪处罚,而在其所实施的三种犯罪行为中,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因此只有教唆他人抢劫财物的行为符合其应负刑事责任的范围,既构成抢劫罪,而对于教唆他人盗窃与教唆他人绑架不构成犯罪。因此答案应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0x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公交车上乘客甲描述自己西门子手机(价值800元)一只和钱包(内有人民币5000元)被盗,这时发现张某在车上神色紧张、焦虑,井欲寻机下车,乘客甲发现此种情况便悄声告诉了司机,公交车司机王某机智地将年直接拐弯进了检察院院内。针对本案,以下错误的是:()
田某在向张某催要高利贷无果的情况下,把张某挟持至其家,并给张某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割掉张某的鼻子。则关于田某的作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0年3月,某造纸厂厂长甲召集本厂的所有副厂长、财务科长、出纳和该工厂劳动服务公司的出纳开会,仔细核对该劳动服务公司上年度的财务支出流水账、凭证等会计资料,然后确认没有异议后,将余额转到新的账本上,由在场的人签名。之后,甲决定按照该厂往年的做法,将审核
下列哪些选项是关于具体行政行为拘束力的正确理解?
张某在公交车上用小刀划开乘客李某的手提袋,窃得手机一部(价值2000元)。在本案中,下列哪些内容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某县城一交通警察王某在执勤时,发现一辆轿车闯红灯,便将该车拦住。王某向车主出示了自己的证件,随后告诉刘某闯红灯应罚款30元,并告知刘某,如果不服可向交通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刘某不愿掏罚款,在王某要开罚单时,用手拉住王某的手央求王不要开罚单,反
李某由于没有生育能力,一直希望抱养一个孩子。2004年6月1日,李某在火车上见邻座孙某6个月大的孩子乖巧可爱,甚是喜爱,便趁机接近,后趁孙某上厕所之机,抱孩子下车,带回家中抚养,并对人谎称孩子是亲戚寄养在她家的。2个月后,孩子被公安机关找到。李某的行为构成
农民甲在开荒时无意间掘开了一座汉代古墓,十分好奇,想知道里面究竟都有些什么宝贝,遂一直挖了下去,挖出了一些墓葬品,其中绝大部分由于其挖掘太猛,已经毁坏,此时,甲意识到可能是古墓,立即报告了乡政府,并将挖出的文物全部上交。甲的行为:()
盗掘古墓葬,从古墓葬中窃取大量珍贵文物出售给走私犯的,应当:()
随机试题
男,50岁,有慢性乙肝病史已30年,半天来呕血4次,量约1200ml,黑便2次,量约600g,伴头晕、心悸。入院查体:血压8/6kPa(60/45mmHg),心率180次/分,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此病人初步考虑是()。
A.血尿B.蛋白尿C.脓尿D.多尿E.少尿或无尿急性肾炎最具特征的尿异常表现
2011年7月,某市公安机关模仿诗歌《见与不见》的语言和风格,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信息,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你逃,或者不逃,事就在那,不改不变。你跑,或者不跑,网就在那,不撤不去。你想,或者不想,法就在那,不偏不倚。你自首,或者不自首,警察就在那,不舍不弃
根据我国《专利法》,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为()年。
票据贴现属于()。
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电子表格的制作》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内容。其主要包括:Excel的启动与退出;Excel的窗口组成;工作簿、工作表的概念及其关系;单元格的概念及表示:数据的输入和修改等内容。Excel与Word属于同一家族,本身有
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于在_______年_______举行。
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谈谈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材料一:“甲盗,赃值千钱,乙知其盗,受分,赃不盈一钱。问乙何论?同论。”——《法律答问》材料二:“甲盗钱以买丝,寄乙,乙受,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