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考虑风吸力的荷载组合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为( )。
考虑风吸力的荷载组合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为( )。
admin
2016-07-05
27
问题
考虑风吸力的荷载组合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为( )。
选项
A、1.0
B、1.2
C、1.3
D、1.4
答案
A
解析
荷载标准值和荷载设计值之间存在着分项系数的,荷载设计值等于荷载标准值乘以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永久荷载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荷载分项系数取1.0;当验算倾覆、滑移或漂浮时,取0.9;对其余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范采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94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考试(下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基础考试(下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 )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
某高层剪力墙结构中的一单肢实体墙,高度H=30m,全高截面相等,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墙肢截面惯性矩IW=3.6m4,矩形截面面积AW=1.2m2,该墙肢计算出的等效刚度,下列( )项是正确的。
某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经验算其底层剪力墙应设约束边缘构件(有翼墙)。该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材采用HPB235(φ)HRB335(φ)。该约束边缘翼墙设置箍筋范围(即图中阴影部分)的尺寸及配筋,采用平法03
A、15B、99C、23D、16C最大剪应力发生在腹板宽度b最窄处,故取b=8+7+8=23cm
某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已知顶层中节点左侧梁端的弯矩设计值Mbl=100.8kN·m,右侧梁端的弯矩设计值Mbr=-28.4kN·m,左侧梁高700mm,右侧梁高500mm,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s=a’s=35mm,H0=4500
某多层仓库,无吊车,墙厚均240mm,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7.5级混合砂浆砌筑,底层层高为4.5m。
某底层为框架—抗震墙的四层砌体房屋,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6g;假定各层质点集中在楼层标高处,其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及各层层高均示于下图中。
某带转换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其局部外框架柱不落地。采用转换梁托柱的方式使下层柱距变大,如下图所示。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t=1.71N/mm2),钢筋采用HRB335(fyv=300N/mm2)。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上部结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MODEM,其主要作用是()。
随机试题
敌百虫中毒时不可用于洗胃的溶液是()。
某楼面的均布活荷载为6kN/m2,该楼面结构中有一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如题图所示。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为HRB400,箍筋为HPB300钢。梁截面尺寸b×n=250mm×500mm。均布荷载标准值:静载(含自重)gk=20k
某工程的时标网络计划如图2一1所示。工程进展到第5个月底、第10个月底和第15个月底时,分别检查了工程进度,相应地绘制了三条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中的点划线所示。注:1.图中每根箭线上方数值为该项工作每月计划投资。2.图下方格内(1)栏
水玻璃通常不可作为()来使用。
为了留住人才,让员工有归属感,分享企业长期发展的成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某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王总打算制订企业年金计划,就此事向理财规划师进行咨询。企业举办企业年金时,通常需要寻找企业年金受托人来管理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
()可促进钙的吸收和重吸收。[湖北省2010年5月三级真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8年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最高的行业是()。
Youwillhearapartofaradioprogrammeonbusinesstopics.ThepresenteristalkingaboutacompanycalledFast-Save.As
Themostconvincingevidencefortheimportanceofadultinfluenceonachild’sintelligencecomesfromastudyof"atrisk"chil
Heinterpretedhercondemnationofrecentofpoliticaldevelopmentsasan______criticismofthegovernme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