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评述中共党报历史上的三次重要改革。(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评述中共党报历史上的三次重要改革。(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admin
2021-11-30
27
问题
评述中共党报历史上的三次重要改革。(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选项
答案
(1)1942年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的第一次新闻改革。 ①《解放日报》改版的背景: 自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一次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942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整风精神来检查报纸的党八股现象。《通知》发出后,从《解放日报》到各新闻单位、从延安到各抗日根据地,掀起整风运动和检查“党八股”的热潮。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实行改版。改版的任务是“进行一个彻底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解放同报》能够成为真正的战斗的党的机关报”,“贯彻我们报纸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 ②《解放日报》改版的内容: a.在版面安排上做出改变。《解放日报》改版前的编排顺序是~版国际、二版国内、三版边区、四版本地(即延安)。改版后,版面顺序进行调整: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和国内消息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 b.报道内容上:改版前,《解放日报》国际内容占绝对优势,对党的中心工作配合不力,脱离实际的党八股现象严重。改版后,开始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当时,整风运动是党的一项中心工作,《解放日报》集中力量报道整风运动的发展情况,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丰十论,同时还办专刊、辟专栏宣传整风运动。 c.在评论板块中:《解放日报》创刊初期社论天天有,但质量不高。改版后,社论不是每天必有,而是注意质量,突出党的中心工作和群众生活。 ③《解放日报》改版的意义: a.1942年整风运动是当时党的一项中心工作,《解放日报》集中力量大张旗鼓地宣传整风运动,结合整风运动发表许多指导该运动的文章和社论,保证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 b.成功地反击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宣传攻势,大造反共舆论,宣扬着“解散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同时准备武装进犯陕甘宁边区。《解放日报》组织宣传反击,在七月和十月先后发表毛泽东写的重要社论:《质问国民党》和《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解放日报》还尖锐揭露和声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反共高潮的阴谋,引导并影响了国内外的舆论。 c.有效地带动其他报纸的改革。《解放日报》自身的整风改革为根据地的其他报刊树立了榜样,各报经过整风改革都注意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对报纸版面进行调整和改革,进一步密切与实际工作和群众的联系。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d.《解放日报》的改革丰富和发展我国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党办报”思想的确立。《解放日报》连续发表了许多阐述新闻工作的社论、文章,如《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好些》《党与党报》《报纸与新的文风》《新闻必须完全真实》《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报纸是人民的敦科书》等,它们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界限,以及文风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通过这次改革,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走上成熟发展的道路。 (2)1956年以《人民日报》改版和新华社改革为标志的第二次新闻改革。 ①改革背景: a.主观方面看,全国解放以来,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工作经验,全国新闻事业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过程中出现盲目照搬的教条主义倾向,束缚新闻工作者的思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闻工作落后于现实生活的矛盾凸显,广大新闻工作者迫切要求改革。 b.客观上,1956年的国内形势的发展为新闻改革创造条件。这年1月中共中央肯定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新闻工作者倍受鼓舞。1956年春天,中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同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使新闻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充满信心和力量。5、6月问,刘少奇同志听取新华社、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汇报,对新闻工作发表了重要谈话,阐明新闻工作改革的指导方针。 c.在国际上,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这次会议对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批评斯大林的错误上有积极意义。 ②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 a.报幅由原先对开1张4版,改为2张8版。 b.“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力求适应读者的需要”。改版后的《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数量增多;新闻报道的题材广泛,报道围绕人民生活的多个方面。 c.“开展自由讨论”。在讨论中。“把社会的见解引向正确的道路”。言论质量有所提高。社论注意从实际出发,既有针对性,又有群众性。在第八版创办文学性副刊,受到读者欢迎。 d.“改进文风”。“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成章”。并且提倡写短文,形成生动活泼的文风。 e.为加强报纸与读者的联系,改版后的《人民日报》实行全编辑部动手处理读者来信的原则,各个版分别刊登读者的有关来信,使各个版都保持与读者的联系。 ③新华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a.在建设世界性通讯社方面,新华社制定的12年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具体步骤和办法。为保证规划的实现,新华社积极选调培训干部,不断加强国外分社的力量。1956年,新华社建立国外分社10个。 b.在改进国内报道工作方面,新华社注意提高报道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记者网,在重要城市、工农业重要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常驻记者或特约记者。改革一年内,新华社在国内36个地方派出常驻记者。 c.对记者实行定额管理,建立好稿和超额奖励制度等。 上述措施调动了记者的积极性,提高了新闻时效。 ④改革收获与意义: a.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更新与解放。这次改革冲破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破除了盲从迷信,认识到对于苏联新闻工作经验要有分析地加以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则不盲从;对于国内外资产阶级的办报经验,不能简单地一概加以否定,可以批判地接受其中对我们有用的成分。 b.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国民族形式相结合。如《光明日报》《新民报》《大公报》等在如何办成一张社会主义的中国报纸的大目标下,各自肯定和发挥独有的传统优势,办出自身应有的特色。各报竞相变革,形成竞赛,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景象。 c.这次改革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并带来报纸发行量、特别是自费订阅部分的大幅度增加。自1956年10月1日开始,机关、团体等单位中私人需要的报刊实行自费订阅后,报刊发行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一些报纸超过预计的发行数。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的第三次新闻改革。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新闻行业的改革: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中心工作重点的转移,报纸、广播、电视宣传中加强对经济改革的宣传报道。 b.恢复和加强批评报道。改革开放中,新闻界根据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利用新闻舆论工具推动民主法制宣传,恢复与加强批评报道。 c.新闻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在坚持和维护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新闻机构根据一个时期的斗争重点陆续发表文章和报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帮助人们分清思想路线和理论路线的是非。 ②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改革: a.新闻报道强调以新为主,增强新闻时效,开拓报道领域,扩充版面,扩大信息量,增加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与此同时,对报纸版面和广播电视节目形式进行改革。中央和地方报纸新辟反映市场经济的专栏或专页,经济、科技新闻增多,读者来信、专题讨论等形式深受欢迎。报纸广播恢复了广告节目(栏目),电视台开播广告节目。 b.在经济改革的推动下,报业经营管理发生根本变化,开始从以往的报纸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道路,开展多种经营,增强创收和自身发展能力。 c.新闻采访编辑播出手段和通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激光照排、终端没备处理稿件、图片自动传递系统、国际通讯卫星线路等的使用,提高了新闻编辑发稿时效,改变了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 d.新闻教育、新闻研究、受众调查等在新时期的新闻改革中也都取得显著成就。中国记协和各地记协恢复活动,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出现繁荣景象,一些大学创建新闻系,中国新闻学院成立。一批新闻学团体、学术刊物创建或创办起来。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闻事业: a.新闻宣传报道空前活跃。1990年以来,报纸广播电视在宣传上以“团结、稳定、鼓劲”为基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成功地组织了一些有声势、有成效的宣传报道活动。 b.深化新闻改革,促进新闻事业发展。90年代我国新闻改革总的目标和方向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按照新闻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信息服务的功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一,新闻机构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报道质量和宣传艺术,增强宣传效果,扩大信息量。第二,深度报道、系列报道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报刊宣传中有特色有影响的形式。第三,新闻传媒组织注意改善新闻媒介结构,种类增多,形成竞争机制。第四,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注意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自身建设,提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提倡敬业精神,及时纠正新闻活动中出现的“有偿新闻”“三包采访”等问题。第五,各新闻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建市、健全责任制取得很大成效。第六,新闻媒介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得到改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y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普通话的音位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和英语对比,举例说明汉语语素的特点。
文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表义一()一表音三个发展阶段。
为什么感情越激动越说不出话来?请用语言学观点去解释。(复旦大学考研试题)
写出两个有相同声旁而读音不同的汉字(用汉语拼音标注读音)。(清华大学考研试题)
“时代华纳”的近期发展体现了那些战略思维?(清华大学,2009年)
综合应用:结合相关报道,谈谈你对下述新闻事件的看法。2006年6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了该报记者王佑撰写的题为《富士康员工,机器罚你站12小时》的报道,其中涉及了富士康公司员工工作环境差,并且有超时用工现象等内容。7月10日富士康公司以文章内容失实
简述网络新闻编辑的一般原则。(四川大学,2009年)
“特莱维萨电视公司”
中新社(中央民大2013年研)、中国新闻社(清华大学2004年研)
随机试题
下列有机溶剂中,属于一类溶剂的是
经营成本的构成不包括()。
根据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的有关规定,不属于建筑安装工程直接费中人工费的是()的工资。
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下列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的是()。
人力资源管理职务分析咨询中,会辅助运用现场观察法。以下关于该方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下列属于2013年中国取得的成就的是()。
真正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能够局限的,一定可以超越他所在的那个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生存环境,超越时空,焕发出________的永恒的价值。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项针对美国多地沙漠生态的研究显示,不同种类的沙漠细菌能在不同的温度下生存。有些细菌喜欢像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这样的闷热环境,有些则在俄勒冈州南部和犹他州的清爽气候下过得很好。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温度变得不稳定,沙漠细菌可能很难适应,因而荒漠土将更容易受到侵
《诉讼法》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包括()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演示文稿yswg.pptx,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对此文稿的修饰并保存。1.使用“茅草”主题修饰全文。全部幻灯片切换方案为“切出”,效果选项为“全黑”。放映方式为“观众自行浏览”。2.第五张幻灯片的标题为“软件项目管理”。在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