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相较于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追捧,国人对茅盾文学奖的反应则日趋冷淡,而现在几乎是漠视。自1982年以来,历时28年七届的“茅奖”,在初期阶段曾经历过举国注目、众望所归的辉煌:然自中期以来,“茅奖”不仅昔日辉煌没落,且在数度遭遇文坛内外的重重诟病之后,沉沦至当下的
相较于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追捧,国人对茅盾文学奖的反应则日趋冷淡,而现在几乎是漠视。自1982年以来,历时28年七届的“茅奖”,在初期阶段曾经历过举国注目、众望所归的辉煌:然自中期以来,“茅奖”不仅昔日辉煌没落,且在数度遭遇文坛内外的重重诟病之后,沉沦至当下的
admin
2017-02-08
44
问题
相较于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追捧,国人对茅盾文学奖的反应则日趋冷淡,而现在几乎是漠视。自1982年以来,历时28年七届的“茅奖”,在初期阶段曾经历过举国注目、众望所归的辉煌:然自中期以来,“茅奖”不仅昔日辉煌没落,且在数度遭遇文坛内外的重重诟病之后,沉沦至当下的深沉寂寞。对于“茅奖”,公众不仅普遍不再有是非意见,甚至对获奖者充耳不闻。近年来“茅奖”被冠以纯粹评奖者与被评选者之间“相濡以沫”的“圈内娱乐”之名,恐怕言不为过。
根据上文推断,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内容是( )。
选项
A、阐述“茅奖”陷入窘境的原因
B、分析“茅奖”与“诺奖”差别境遇的原因
C、感叹“茅奖”风华不再的悲凉
D、剖析“诺奖”深受追捧的深层因素
答案
A
解析
文段具体介绍了“茅奖”受到冷遇的情况,最后对其现状进行了一个高度的概括,前文的铺垫实则引发读者对于“茅奖”窘境的一个疑问,而作者下文阐述“茅奖”陷入窘境的原因即顺理成章了。故正确答案是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d4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讲好中国故事直接影响到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理解中国、________中国、喜欢中国,有助于破解国际舆论中对中国的成见、偏见、疑虑甚至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是对民族性的________和挑战。它要求我们既要从民族的角度进行思考,也要学会从全球的角度进行分析;既要进行纵向思维,在发展中传承历史经验,也要注重横向思维,在________中汲取他人之长。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改进作风涉及习俗、文化、制度、利益等方方面面,本身就是一场攻坚战。无论是克服________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是打破思维定势、疗治沉疴顽疾,都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积小胜为大胜,取得让广大干部群众满意的成效。填入画横线
最近,新西兰恒天然乳业集团向政府报告,发现其一个原料样本含有肉毒杆菌。事实上,新西兰和中国的乳粉检测项目中均不包括肉毒杆菌,也没有相关产品致病的报告。恒天然自曝家丑,可能是出于该企业的道德良心,也可能是担心受到处罚,因为在新西兰,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处理食品安
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的忠诚度远远低于西方消费者,对许多中国消费者而言,高价格仍然很重要,物有所值仍然比品牌重要,而且现阶段甚至比质量还重要。由此可以推出:
美国是一个极其意识形态化的国家,这种意识形态化的结果是正负两方面的。它一方面强化了美国人的国家认同,赋予他们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使得很多美国人忘乎所以,狂妄地认为,美国是世界的风范,甚至世界本身。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____三分______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机试题
创造政绩的根本途径是
关于无排卵型功血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患者,男,48岁,患慢性乙肝已8年,近1个月来病情明显加重,怀疑为慢性重型肝炎,下列结果中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的是
某女,30岁,4小时前口服敌百虫。查体:躁动,瞳孔缩小,肺部湿啰音,错误的处置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申请进口的药品,未在生产国家或者地区获得上市许可的
(2008年)下列能够产生抗生素的种类是()。
我国将导游这一职业列入《中国职业分类大典》是在20世纪()。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体现为()。
①用小小的木制手织机,固定在房角一柱上,一面伸出憔悴的手来②做母亲的全按照一个地方的风气,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③当白日照到这长街时,这一条街静静的像在午睡④敏捷地把手中犬骨线板压着手织机的一端,退着粗粗的棉线,一面用一个棕叶刷子为孩子
针对当时建筑施工中工伤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建筑业安全生产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但是,在《细则》颁布实施两年间,覆盖全国的统计显示,在建筑施工中伤亡职工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这说明,《细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以下哪项如果为真,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