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请根据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具体内容请参照附录),完成相关教学设计,要求:至少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 附录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请根据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具体内容请参照附录),完成相关教学设计,要求:至少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 附录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admin
2017-12-12
46
问题
请根据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具体内容请参照附录),完成相关教学设计,要求:至少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
附录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让我们观察下面的实验现象。
实验3—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表明,品红在水中扩散,而且,在热水中它会扩散得更快一些。
上述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
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如图3—2),还能移动原子(如图3—3)。
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
-26
kg,1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大约有1.67×10
21
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花香在空气中的扩散,温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这就是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加快的原因。
探究
分子运动现象
1,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我们知道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则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选项
答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 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认识一些宏观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三、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坊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者酒的香气? (2)湿农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3)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思考讨论】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实验】向盛水的小烧杯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可观察到的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均匀。 【讲解】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在水中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在水中扩散的现象。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由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书中的两幅图说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 【提问】分子这么小,有没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呢? 【阅读】可知,分子尽管很小,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活动与探究】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讲解】实验完毕后学生写出实验现象,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建立起宏观现象向微观实质的过渡,老师进行总结。 【提问】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用于做饭的瓶装液化气,为什么气体可以压缩进钢瓶? 【阅读】阅读书上材料可知,分子间有间隔,在加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体积减小,可以装入钢瓶中。 第三环节:结课 【随堂练习】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分子吗? 我们平常能闻到花香,说明了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看见分子? 【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习题2。 【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与原子 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尽管很小,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4.分子间有间隔。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iE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化学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化学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它以纺织机改革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综合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制造了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制造水力织布机。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日趋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下列选项中具有法定性质,是教材编写、教学、课程管理与评价依据的是()
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这里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试论元朝统一的原因和意义。
以下说法中,属于操作技能培训要求的有()。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仅次于毒品的第二大公害”。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全国范围展开声势浩大的打假斗争。国家各级质量监督部门之所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是因为()。
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
随机试题
某糖果厂生产两种糖果,A种糖果每箱获利润40元,B种糖果每箱获利润50元,其生产过程分为混合、烹调、包装三道工序,下袁为每箱糖果生产过程中所需平均时间(单位:分钟)每种糖果的生产过程中,混合的设备至多能用12小时,烹调的设备至多能用30小时,包装的设备
竖井的井壁应是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非燃烧体。
某农场拟于2006年初在某河流上游植树造林500公顷,需要各类投资共5000万元。农场将承包该林地并拟于2012年初择伐树木后,将林地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预计所伐木材销售净收入为每公顷12万元。由于流域水土得到保持,气候环境得到改善,预计流域内3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张某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在此期间,张某的下列行为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并特别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嗅探器改变了网络接口的工作模式,使得网络接口____________。
有职工工资表(职工号、姓名、日期、基本工资、奖金、工资合计),其中“工资合计”等于同一行数据的“基本工资”与“奖金”之和,在职工工资表中插入一行数据时(设一次只插入一行数据)能实现自动计算“工资合计”列的值的代码是______。A)ALTERTABLE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在标准ASCII编码表中,数字码、小写英文字母和大写英文字母的前后次序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