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刑法因果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9/客/1/4仿)
关于刑法因果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9/客/1/4仿)
admin
2021-01-31
38
问题
关于刑法因果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9/客/1/4仿)
选项
A、甲用手机向租房人群发送“这个月该交房租了”的诈骗短信,并附上自己的银行卡号,收到短信的租房人乙信以为真,而将短信转发给另一租房人丙,丙遂向甲的卡号转账支付房租,导致被骗。则甲的行为具有因果关系与丙财物损失结果
B、甲交通肇事逃逸,将丙撞倒在路上,紧随其后的乙驱车经过时未发现乙,驾车从丙身上轧过,现无法查明:丙是在乙轧压之前死亡还是在其轧压之后死亡。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C、甲、乙发生口角,甲把瘦小的乙踢伤,致乙心脏病发作死亡。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无因果关系
D、警察甲押送犯罪嫌疑人乙时,乙谎称上厕所,甲没有紧跟,从而乙脱逃。则甲的行为与乙的脱逃有因果关系
答案
A,B,D
解析
A选项,在条件关系上,甲群发短信(A1)、乙转发行为(A2),均与丙的损失结果(R)之间,有条件关系。在相当性判断上,乙(A1)的责任小,只有条件关系;甲(A2)的责任大,具有相当性。故而丙财物损失结果(R),与甲的行为(A1)具有因果关系。
B选项。在条件关系上,甲不救助乙(A1)、乙车轧压(A2),均是丙死亡(R)的条件。在相当性判断上,“紧随其后”表明,不救助(A1)大概率会导致后车轧压(A2),两个条件是依附关系,介入因素不中断因果。丙死亡结果(R),与甲不救助行为(A1)有因果关系。
C选项,客观上。“心脏病”特殊体质不影响因果关系认定,踢伤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主观上,行为人仅有“踢伤”意图,说明对死亡结果没有故意,只有过失。
D选项,在条件关系上,甲未紧跟(A1)、乙逃走(A2),都与乙脱逃结果(R)之间,有条件关系。在相当性判断上,甲的职责中就有防止乙脱逃的内容,故而甲(A1)对乙脱离的结果负责,具有因果关系,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当然,乙本人(A2)也需对脱逃负责,构成脱逃罪。两个条件与结果均有因果关系,系重叠因果关系的模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t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一案件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下列哪些选项应以非法拘禁罪论处?()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以“其他手段”强奸妇女?()
下列哪些选项应按非法拘禁罪定罪论处?()
被告人唐某的婆婆与唐某妯娌因琐事发生争吵。争吵中,妯娌的舅父用铁锹击打婆婆的腿部,唐某立马前去夺过妯娌舅父手中的铁锹,朝妯娌舅父的头部击打。导致妯娌舅父当场死亡。对于唐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丁某、白某等人为一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一日,丁某等人购买了一个5个月大的男婴。丁某等人将婴儿带至广西等地欲行贩卖。当晚。男婴生病.丁某等人将其带至县医院治疗,经诊治,该婴儿患有新生儿破伤风。几日后,该男婴呼吸衰竭,随时有生命危险.丁某等人要求县医院放弃治疗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刑法》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
甲、乙、丙、丁四人涉嫌多次结伙盗窃,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甲突然死亡。检察院审查后发现,甲和丁共同盗窃1次,数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丙和丁共同给盗窃一次,数额刚达刑事立案标准;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1次,数额巨大,但经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仍
随机试题
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
患者,男,36岁。上臂有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较易患该病的患者为
X线胸片示有空洞形成,同侧或对侧肺野有斑片状或索条状阴影,常见于
某建筑物地基承受轴心荷载作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比较适宜的是()。
城市规划的审批由()。
对现金折扣的表述,正确的是()。
所有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人都被隔离了。所有被隔离的人都与徐海华接触过。假设上述命题为真,则下面哪一个命题也是真的?()
用来显示整份报表的汇总说明,在所有记录被处理以后,只打印在报表结束处的是【】。
PASSAGETWO
A、Toenhancehisabilities.B、Tolearnhowtostudyeffectively.C、Tolearnstrategiesinwriting.D、Toexperiencebeingastud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