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
阅读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
admin
2019-10-28
641
问题
阅读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部分内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这个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呢?
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现在利用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活动
认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用你在学校中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图1.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要求:
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选项
答案
教学过程要点: 一、引入新课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如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是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 设计理由:教师在授课伊始借助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教师补充说明: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那么,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活动: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说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或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四幅图片,在学生讨论完后,请各组代表边指示图片边讲述各自观点。(具体讨论过程略) 教师:刚才,各组同学把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认识到真理的漫长岁月。那么,地球的形状具体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请看课本,谈谈地球究竟有多大。(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图或挂图,请学生回答,对不正确的内容予以纠正)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师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思考“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有哪些不同”,并尝试予以总结。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事物,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地球并没有地轴。 教师提问: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要经常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设计理由:教师通过提问,组织学生对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进行讨论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获得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三、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要素——纬线和经线。 设计理由:通过回顾新课知识,引出之后要学习的新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让学生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下节课带来,并比比看谁做得最好。 设计理由: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u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
材料: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的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相关笔记的启发,在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
材料:思维导图,也称为心智图。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的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相关笔记的启发,在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
在一个真空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0molN2和30molH2,发生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H2的转化率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充入NH3,欲达到平衡时的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充入的
对于反应M+NP,如果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54min,将温度提高到40℃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两种元素的原子,请判断原子之间为极性键,而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的是()。
①1772年,瑞典的舍勒在从事“火与空气”的实验研究时分离出了氧气。但他信奉当时流行的“燃素说”,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把氧气叫作“火空气”。②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加热氧化汞时也得到了氧气。遗憾的是,他是比舍勒更虔诚的“燃素说”信徒,
充满氖气的灯会发出红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案例:“问题连续体”是美国亚丽桑那大学的梅克(J.Maker)教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创的。此体系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构建了五个层次的教学结构,揭示了五种类型的“问题解决”情境对于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问题类型一,属感知层次,达到对事实的了
随机试题
患者男,45岁,鼻部撞伤后,有血性液体自鼻孔流出,手帕或纸上的痕迹中心呈粉红色而周边色淡、清澈,色淡,流出的液体干燥后不呈痂状者,考虑为脑脊液鼻漏。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正确的是
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年。
基金管理人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的申请核准文本中,被称为“草案”的有( )。
歌曲《歌唱祖国》的曲作者是施光南。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诱因。()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系数,如果恩格尔系数为60%以上则生活水平为()。
赵某犯A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A、 B、 C、 D、 C
依据变更的重要性分类,变更一般分为______、重要变更和一般变更。
Whydidthemanstarttheshoe-makingcompan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