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晚清湘淮军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2009年统考真题)
简述晚清湘淮军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2009年统考真题)
admin
2018-01-12
89
问题
简述晚清湘淮军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2009年统考真题)
选项
答案
(一)崛起过程。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李鸿章先后奉旨在湖南、安徽编练地方武装,称为湘军、淮军。湘淮军变通旧制,实行兵为将有,逐渐取代八旗、绿营兵的地位,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主力。1860年6月江南大营覆灭后,咸丰皇帝因湘军出力、江南江北大营收功的计划破产,以肃顺的主张,给曾国藩以地方实权,任命他为署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所有大江南北水陆各军均归其节制。1861年11月,慈禧太后上台的当月,又命令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打破了两江总督只辖苏、皖、赣三省的惯例,命令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文武各官悉归其节制。随着湘淮军转战南北,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的手中。 (二)影响。(1)湘淮系的扩展,从根本上说是反映了汉族地主阶级在权力结构中地位的上升,地方督抚中满汉比例的变动,尤其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点。(2)湘淮势力控制地方权力,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使晚清政治出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在咸丰朝以前,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其兵权都是直隶于中央的,决非将帅可得而私有。但是,湘淮军则是由将帅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自湘军起,兵归国有的局面转变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此种筹饷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兵归将有、各私其军的格局。湘淮军将帅既得总督、巡抚的地位,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3E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学记》中所载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充满生命力的个体,传授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决定了教师必须充当()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有所创新。
论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简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体现了()与教育的关系。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经济学家创立的。()
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的是()
2016年6月12日上午,南京琅琊路小学威尼斯水城分校的门口聚集了四十多位家长,他们的孩子都在三年级某班就读,他们集体要求学校劝退班上的一名“熊孩子”。据家长们反映,他们的孩子在该校三年级某班就读,这个班有一名男孩冬冬(化名)非常调皮,就是那种典型的“熊
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岁末年初,某大型企业拟在临海的东方红广场举行大型文艺晚会。根据活动举办方评估,将会有3000-4000名市民参加活动。在参加文艺晚会期间,因突发情况,现场出现了人员拥挤和踩踏的混乱局面。你的手机也被挤掉在地上。作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就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随机试题
什么是延迟裂缝?有何危害?
A.维拉帕米B.地尔硫卓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
患者,男性,43岁,双侧腮腺区弥漫性肿大8年,反复发作,有胀痛感,唾液混浊黏稠。病理检查见导管上皮增生,囊性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最可能的诊断是
按现行施工管理制度规定,工地现场所用的危险性较大的起重机安装完毕,必须经()验收合格方能使用。
某面值为100元,10年期票面利率为10%的债券,每年付息一次,假设必要报酬率为13%,该债券的价格应为()元。
以下关于法人客户信用评级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是()说的。
日本では、漫画映画の場合、脚本家を立ててそれに優先【R1】________企画を進めるのは、意味がなくなってしまうことが多いんです。メインスタッフは、中心人物である監督が何を作りたいのかが決まるまで待っていなくてはいけない。一方、海外では日本と事情が逆で
Asinevitablyashumanculturehaschangedwiththepassingoftime,sodoestheenvironment.
A、Smart.B、Beautiful.C、Noble.D、Funny.A根据句(8)可知,当今许多亿万富翁不仅会与富有的女性结为夫妇也会与聪明的女性结婚,由此可知,选项中亿万富翁最有可能与之结婚的是聪明的女性,因此答案为[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