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在2011年佛山市发生的“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引起社会上的广

admin2012-07-29  57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在2011年佛山市发生的“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两岁女孩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轧,在随后的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郁视而不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回应说,见义勇为、救死扶伤是社会公德的底线,公民、组织和单位,都应当履行这样的义务和责任。
   小悦悦两次被车碾压,而18个路人无人出手相救的悲剧,让人痛彻肝胆,心灵受到巨大冲击。我们不否认这个社会有道德、有良知的人是绝大多数,但这次事件中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们生活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堕落更不是社会主义。悲剧的发生反映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
   “小悦悦车祸”这一悲剧性事件带给世人太多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随之引起道德大讨论与反思也将持续,它必将成为中国社会道德重建历程上的重要坐标。两辆车从小悦悦身上碾过,18个人从躺倒在地的小悦悦身边走过的事实已经无可逆转。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对小悦悦倒地视而不见,见死不救者,他们的行为背后是有怎样的思维逻辑和文化实践在支撑,以至于将这种行为视为自然反应和可以接受。社会冷漠的表象背后,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其背后的深层结构性原因。
   2011年10月21日凌晨,佛山被碾女童小悦悦终因抢救无效而离世。舆论痛惜之余,有不少人呼吁,借鉴国外经验,以立法形式“保护见义勇为者不被诬陷”,规定“见死不救者应受惩罚”。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立法告慰”的效果不宜作过高估计,相形之下,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也许更为现实”。
   据了解,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的法律中,均有见义勇为者“免责”、见死不救者“受罚”的相关规定,这些也成为公众眼中值得借鉴的“他山之石”。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中国法研究中心教授本杰明·利伯曼、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副院长马克·汉斯向记者表示,在他们看来,西方社会中的“救人意识”并非主要通过“立法”来塑造。
   “在美国的大部分州,确实有某种形式的《好撒玛利亚人法》来保障助人为乐者,使其一般不会因为救人过程中的疏忽而遭到起诉。”本杰明·利伯曼表示,“但纸面上的法律,究竟能对现实产生多少实效?实证研究表明,见义勇为的频率,并不建立在它是不是一种‘法定义务,之上。”
   马克·汉斯也向记者证实,德国刑法中确实规定对一些“举手之劳”却见死不救的行为,要处以一年以下监禁或相当数额的罚金。“但是,我相信,如果你问一个德国人为什么他会选择帮助悦悦,答案不会是‘因为法律是这么规定的’,或是‘否则会有人起诉我’,而是‘这是一种他人需要帮助时的自然之举’。”
   在佛山女童被碾案中,18名被斥“冷漠”的路人无一伸出援手,被不少公众看做是四年前南京“彭宇案”的阴影投射。2007年,南京徐老太将彭宇诉至法院,称后者将自己撞倒,而彭宇则一直坚称自己并没有撞到徐老太,完全是出于好心将其扶起送医。一审判定彭宇撞人并赔偿4万余元,“彭宇案”最终以调解告终。“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人者,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一审判决书中的上述判决词,在“雷人”的同时,引起舆论哗然。
   有网友就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彭宇案’之后,助人的成本、风险、恐惧值都提高了,慢慢就形成了现在这种‘想救不敢救’的冷漠局面。”“不知当年审判‘彭宇案’的那位法官,可知自己的一个决定,造成了如此大的蝴蝶效应?”
   季卫东表示,将“想救不敢救”的社会局面归咎于当初审理“彭宇案”的一名法官,固然有失偏颇,但要避免悲剧重演,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
   “在双方证据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法官没有依照‘谁主张、谁举证’这个基本标准,而是在疑点重重时,就根据所谓‘常理’和‘社会情理’对彭宇的过失进行了可能性分析,当然难以令公众信服。”季卫东表示。
   他告诉记者,按照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在分配证明责任方面的基本标准,应该是“谁主张、谁举证”,由负责举证的那一方来承担无法查清真相的不利后果。“在‘彭宇案’中,告彭宇撞人的徐老太有义务证明彭宇存在侵权的客观过失。”他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如果不让负有举证责任的徐老太承担不利后果,就意味着,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把举证责任推给了被告。无需借助‘见义勇为’行为来辩护,这种思路也是有悖法理的。”
   马克·汉斯也表示,若“彭宇案”发生在德国,法官会要求原告证明“是彭宇撞了她”,证据不足就不予支持。“被告没有义务证明‘他没有撞’。否则,每个人都会很容易随机地把损失‘赖’给别人。”
   季卫东担心,“彭宇案”的这种判决思维正在形成某种定势,公众在救人时不仅担心被被救者“讹”上,更害怕的是连法官都不会支持自己。
   据公开报道显示,继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被判罚钱的“彭宇案”之后,天津、湖北、江苏及福建等地都曾上演“一方称好心助人,一方称对方肇事扶人”的“罗生门”。“一旦这样的事态普遍化,道德的大面积滑坡就无法避免。”季卫东表示。
   2.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网站2010年6月30日发表的文章《中国相亲节目,为情还是为钱?》指出,对于当今中国那一小撮姿态日益高昂的年轻女性来说,真爱只是一堆数字。一位可能有机会的求婚者仅有良好的幽默感、不错的长相是不够的,她们真正在意的还有这些求婚者有多大的房子,银行账户上的钱数是否可观,有的甚至要求求婚者要有一辆豪华车。
   至少,当你收看现在中国电视上播出的节目的时候,事情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近年来,大量的相亲节目及山寨版“美国偶像”——“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充斥着中国的荧屏。在吸引着数百万人眼球的同时,批评家们却认为这些节目对中国的年轻人传达的是一种负面的、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违背的价值观念。在如今最为流行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舞台上因负面言论走红的著名拜金女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22岁的女孩,在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她是否愿意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欣赏风景时直接回应:“我宁愿坐在宝马里面哭!”这可以被看作是当今中国80后一代价值观的一个缩影。
   马×最终离开了“非城勿扰”的舞台,但也因此而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名人”之一。马×的出现也许并非个例,而“马×们”的出现,则充分反映了当今中国日益加大的贫富分化给人们带来的焦灼感。
   虽然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这些相亲节目进行了整改,禁止再在这些节目上出现拜金和出位言论,但这似乎并不妨碍这些节目的收视率。为什么观众如此热衷于此类节目呢?“观众喜欢这些节目是因为它们真实。”来自百合网的一位网友说,“中国的年轻人忙于发展自己的事业,忙于赚钱,无暇顾及相亲的事情。相亲节目上嘉宾们的话说出了现实的情况。找对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年轻人从父母和同龄人这里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3.现在校园里读书学习的孩子流行起“拼爹”怪象,谁的爹官大谁就感觉高人一等,遇到麻烦常拿爹说事。在幼儿园抢凳子,“我爸是科长”;在小学欺负同学,“我爸是处长”;在中学抢女同学,“我爸是局长”;在大学开车撞了女同学,“我爸是厅长”。这种拿爸的官位作为自己竞争的筹码,把爸的官位大小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这种扭曲错位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实在令人担忧。
   从家庭方面来说,家长的特权思想让孩子耳濡目染,加之“官一代”一般对孩子都比较娇纵,因此导致了教育方向偏离了正轨,致使孩子在人格塑造方面形成了缺陷。此外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一些教师因官员特权思想,对“官二代”的特殊照顾也让孩子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可以说,许多出现问题的“官二代”都是特权思想下的牺牲品。
   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金子强指出,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说“官二代”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官一代”。首先,“官二代”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独一代”。作为他们的父母来说,由于成长环境、社会原因等因素,这部分父母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而且在中国“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没有深层次、理性的认识,当他们手中握有权势之后,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尽量让自己的孩子没有“后顾之忧”,成为孩子的“挡箭牌”。殊不知,正是家长的溺爱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下一代,使其丧失了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法律的敬畏感。
   所谓价值观即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标准,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涵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理想、信仰、追求等形态。
   80、90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他们缺乏独立性、责任感和忍受力。社会中,一些带有色情的黄色广告,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的胡作非为,一些当官子女的奢侈享受,一些男明星的吸毒、打架、参与黑社会,一些女明星的绯闻不断……社会的大染缸对纯洁的孩子们造成了恶劣的影响。80、90后的孩子们思想单纯,在没有识别能力时,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种种现象耳濡目染,造成了他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变异。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基地,承担着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近年来一些学校忽视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开思想品德课和法制课,或者流于形式,教学枯燥无味,不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只教书不育人。由于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以及社会上消极因素的影响、腐蚀,久而久之,造成中学生德育缺失,形成扭曲、错误的价值观。
   4.事实上,近些年来,伴随着“毒奶粉”、地沟油、肇事逃逸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有关中国人道德沦丧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那么,中国人是否真的到了“道德危机的边缘”?如何才能找回我们的“道德传统”?
   环球网联合环球舆情渊查中心就此发起相关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网友认为相比于十年前,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有很大倒退”,其中道德水平下降最集中的体现在政府官员、司法执法人员及医生、老师等身上。多数网友认为,国人道德水平滑坡主要是由于拜金主义价值观盛行,又无相关法律而惩恶扬善。在“是否立法要求助人为乐”的问题上,多数网友表示了支持,但也有人提出“雷锋用法律是造不出来的”。
   环球网此次训查共设10个有效问题,涵盖了对中国道德滑坡问题的程度、成因、领域、治理措施及个人行为等方面。截至10月21日16时,23151位网友参与了此次投票,其中男性21626人,女性1525人。受访网友年龄主要分布在30~49岁(61.1%),学历则主要为本科(39.3%)及大专(27.7%)。在第一个问题“你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相比十年前有何变化”中,86%的网友认为,相比十年前,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有很大倒退”,认为“有一些倒退”的则为9.5%。不过同时,也有人认为这十年中国道德水平“没什么变化”,还有约1.6%的网友认为“有一些进步”及“有很大进步”。
   网友在环球网留言把十年前与十年后中国的道德水平做了一个比较。一位网友说:“十年前大家不知道什么叫添加剂,现在几乎已经买不到放心食品。十年前人们还尊师重教,现在老师这一称呼也夹着怪味。十年前我扶过无数摔倒的老太太,现在看见了却只想走开。”还有网友说:“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已不止是倒退的问题,而是‘道德底线完全崩溃了’”。
   对于中国道德滑坡主要所体现的领域,受访网友的意见集中在公职人员、医生、商人等人群。在这一可多选的问题中,政府官员道德水准的下降获得了16.9%的得票率,司法执法人员(警察、律师、法官)的得票率为15%,医生得票率为13.3%,企业家及商人为11.7%。此外,明星艺人得票11%,学者专家与老师的得票率也分别高达10.1%与9.7%。还有7.1%的网友认为,中国所有职业和领域的道德水平郁有倒退。
   有网友说:“在中国,道德水平完全没有倒退的领域几乎不存在,幼儿园都开始‘比爹’、许多知识分子也不再有社会良心。不过最严重也最让人气愤的,是公职人员道德水准的坠落。”另一位网友说:“那些掌握权力和特殊资源的人在道德水平上堕落得最快。”
   为什么原本被称为“礼数、道德、仁义之邦”的中国却出现如此严重的道德缺失问题?很多人在小悦悦事件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在环球网调查列出的“你认为造成国人道德水平滑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中,44.2%的受访网友认为,是“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有网友说:“这是一个人人为钱的极端浮躁的拜金社会,社会没有公德衡量的准绳标尺,更无法谈传统道德礼仪廉耻。”
   32.1%的网友则认为,“法律对作恶者惩罚不严厉,助长了不正之风”和“法律不能保障行善者,做好事有风险使民众被动作恶”。不少网友提到了南京彭宇案,一位网友说:“我不想见死不救,是那么多个法官的判决教我这样做的。我不奢望做好事被表彰,但绝不愿意像彭宇那样背上罪名。”
   此外,“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不够重视”以及“人际关系淡漠,缺乏信任”也是得票率较高的几个选项。还有人提出社会舆论导向使得主流价值观扭曲。“一个连‘范跑跑’的言行都竟然有人叫好的社会,道德滑坡是必然的。”一位网友说,“思想被搞乱了,诸如舍己为人、英雄等原本美好的东西,被一批哗众取宠的伪精英给颠覆了。”
   除了观点性调查,环球网还设计了两个问题以了解受访者的实际作为。其中一题问道:当你遇到陌生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否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表示自己“从没有过这种想法”的网友只有7.1%,“总是有这种想法”和“经常有这种想法”的人共占到59.7%。对于“如果在街上看到陌生人摔倒或者其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你会怎么办”,62.8%的网友选择了“拨打110或120,但不靠近他”,愿意“直接帮忙”的仅为9.1%,还有18.1%的网友选择“旁观”和“悄悄走开”。
   “当我看到有人被撞倒之后,第一反应肯定是去救人。不过在这个冲动的想法之后,又有一个‘理性’的声音制止了我。”一位网友这样分析自己的心理,“人们还是乐于助人的,只不过没有了以前的勇气和胆量。”还有网友感叹说:“在中国,做好人的代价太大了。”道德在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显然已经失去了原有地位。那么这种地位的丧失是否也反应在社会实质层面呢?在“你认为遵守道德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吗?”一题中,高达59.4%的受访者选择了否定的答案,对此持认同态度的网友仅占28.6%。
   一位网友留言说:“中国一直有无奸不商的说法。现在,无论是哪个领域,成功都是靠学历、靠手腕、靠爹、靠苦干。道德是锦上添花而非必备的条件。”
   在对中国道德滑坡进行了“灵魂反思”后,要不要对此立法成为了争议的焦点。75.2%受访网友表示,支持中国出台有关见义勇为、帮助别人的法律,但不支持的网友也占到12.4%。支持的网友认为,这是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惩恶扬善的必要步骤。但不支持的网友则说:“雷锋不是用法律制造出来的,见义勇为只能是美德,不能是责任。”
   5.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高速持续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攀升。2010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中国的GDP连续两个季度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模式”等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同时,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深刻转型,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中国人的道德正面临严重的危机。
   自己的家庭装潢得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在公共场却乱扔乱倒;病死的禽畜、地沟油成了顾客桌上的美味佳肴;他人的劳动成果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成了自己邀功请赏的资本;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全身心投入,集体公益事业唯恐避之不及;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笑贫不笑娼,原则、权力、威望、良心都可以成为交易的资本;坑蒙拐骗、伪劣假冒、走私贩毒、谋财害命、拐卖妇女、贪污受贿等严重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
   经济发展了,但我们的精神世界却为什么出现了问题,为何丢掉了我们原有的核心价值观,为何出现了道德的沦丧?著名法学家蔡定剑认为,改革开放为中国引入了市场经济体系,但是,在市场经济导致人性觉悟提高和生存资源丰富的情况下,没有西方原罪宗教精神和个体自律意识约束,又冲破了传统宗法“迷信”道德观念的束缚、彻底“唯物主义”了的中国人,道德良知失去了约束作用。天打五雷轰都不怕,这年头还怕什么?于是中国人的行为动机一下子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滑到“千方百计为自己”,极端利己主义日益猖獗。少数一辈子“大公无私”的老干部,甚至一下子蜕变成“大公皆私”鲸吞巨额国有资产的贪污腐化分子!
   其实,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带来道德的滑坡,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败坏。虽然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但同时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如果没有认同市场法则——依法经营、自由契约、平等交易、公平竞争和合法产权不容侵犯等道德规范的支持,市场经济是难以在法制轨道上有序发展的。因为如果不受道德约束,人人都在试图犯规,那么,法不责众,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便必然失去其权威性。
   所以,如果有良好的法制基础和社会文化环境,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我们都应该保持同样的道德水准。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市场经济恰恰是在十年动乱之后,在新旧体制转轨、相应法律配套严重滞后、旧的道德体系被打破、新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形成的形势下超常速度发展起来的,所以造成了今天的道德危机。
   6.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上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成为了难以避免的客观现实。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全球信息网络化的革命,也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和各种思想的跨国界交流,有力地促进了价值取向上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而当代大学再也不是“象牙塔”,大学校同由封闭转向对社会开放,成为一个“小社会”。大学生的生活在多种价值观密集交织、激烈碰撞的环境下,必然受到影响。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已显现出来。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信奉“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生活观念、赞同“提倡雷锋精神”的学生占60.8%;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拜金价值观,同意“金钱至上”的学生占3.98%。坚持“报效祖国”的学生占19.09%,坚持“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学生占51.81%。
   伴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风起云涌,我国社会正在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认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人们不但强调社会价值,更注重自我价值;不但注意吸收西方价值观中的精华,而且注意吸收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开始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建构现代价值观。但是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法则易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得到强化,使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从而产生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不良行为,使“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滋生蔓延。如许多大学文学社团冷冷清清,做文学梦的青年越来越少;大学社团的发展更看重经济因素,拉赞助、寻求投资已成为大学社团最时髦的活动;有些社团活动的积极意义不大,如十大歌王比赛只是模仿文化炒作,只为少数人的“成名”。校园文化的世俗性体现了大学生功利、金钱意识的增强。
   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意识与实际行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性的现象比较明显。他们大多认同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应具备的新的价值观念,但同时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风气又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和追随。大量调查报告证明,大学生口头上追求理想,实际上崇尚实惠;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但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真善美的道德知识,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期待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但自身又不愿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有成就事业的愿望,而又缺乏脚踏实地干的精神;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多数大学生认为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但是真正要他们为集体和他人做事情时,很多大学生却斤斤计较,不愿主动参加或以各种借口拒绝参加。
   7.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的关键在于缺乏信仰根基,实际上是一种转型时期的信仰危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打破了传统的道德框架,宗法社会被革命打碎,革命的道德感暂时支撑了社会道德体系,而现在革命的道德感又出现松弛。中国从两方吸取了自由、民主等观念,这本是一个政治概念,却被社会化了,缺乏程序化的管理和约束,中国社会变得日渐放任。
   西方的发达国家是以古希腊和基督教的文化作为自己的古文化,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在几百年中渐渐地发展起来,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观。比如说,自由、平等、博爱,比如说人权、民主、法制,等等。在逐渐的形成过程中,一些大思想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还是启蒙运动时期,一系列思想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些重要的文献也成为一种标志性的代表,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提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很长时间,逐渐、自然地形成了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论的绝对统治,但是它并不和古文化斩断关系或者彻底决裂,并没有出现传统的断裂,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既具有新的飞跃和提升,又具有延续性。
   国外许多国家都把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养成。比如美国的一些电视台,他们在晚间结束之前,会用一些时间沿着海岸线巡视一番,在音乐声中,在爱国歌曲声中,在国歌声中,把祖国大好河山和标志性的文明景观巡视一遍。再如美国大学生的篮球联赛,赛前要唱国歌,唱国歌时还要把手放在胸口,表示祖国在我心中。
   8.对于道德沦丧、社会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危害,蔡定剑教授有着清醒的认识:当一个国家缺少核心价值,人民没有基本的价值认同的时候,这个国家不可能有凝聚力,当危机来临时必将难以面对。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价值支撑,只有对财富的崇拜和对享乐的追求,社会不可能健康发展。中国社会当前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是这一结果。
   或许,在未来的十年,决定中国的经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重塑核心价值观将成为关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如何重塑核心价值观?这,或许就是下一个十年中国重任之所在,也是下一个十年中国希望之所在。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系统有序运行的基本精神依托。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提出的“三纲五常”,两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个人本位价值体系,都对特定时期的政治统治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交集并凸显,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出现、多种信仰并存,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激荡、交融。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了严峻挑战,一些原本十分清楚的价值观又受到了质疑,致使不少人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困惑、迷茫、盲从。面对思想战线上的严峻形势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艰巨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这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总结吸收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又顺应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文化精髓”“兴国之魂”,是我们党成立90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活跃、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只有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才能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三、申论要求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请结合“给定资料3”,简要分析当前校园“拼爹”现象的主要原因。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50字。

选项

答案第一,家庭教育的错误引导。孩子受“官一代”的特权思想、家长的溺爱思想和行为耳濡目染,教育方向偏离了正轨,使子女丧失了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对法律的敬畏感。 第二,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许多学校忽视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造成中学生德育缺失。此外,一些教师因官员特权思想,对“官二代”的特殊照顾也让孩子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第三,错误舆论的影响。青少年辩识能力较差,容易受社会上不良舆论的影响、腐蚀,从而价值观发生变异,形成扭曲、错误的价值观。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Y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