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材料 材料1: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逢年过节来往走动,互赠礼物,互祝安康,也是美好情谊的表达。特别是在结婚这样的喜事上更是讲究礼尚往来。操办婚礼无可厚非,但是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彩礼、几百几千的份子钱,亲朋好友连吃多天的婚宴酒席等大操

admin2020-11-13  13

问题 给定材料
    材料1: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逢年过节来往走动,互赠礼物,互祝安康,也是美好情谊的表达。特别是在结婚这样的喜事上更是讲究礼尚往来。操办婚礼无可厚非,但是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彩礼、几百几千的份子钱,亲朋好友连吃多天的婚宴酒席等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在一些地区还普遍存在着,甚至愈演愈烈。“人情消费”持续攀升,“面子工程”随处可见。
    “我和对象谈了两年多,打算过两个月结婚,可没有想到结婚太烧钱了,家里实在凑不够那么多钱,我不得不准备贷款结婚。”在H市打工的小伙L说。前不久,双方父母见面商议婚事,没想到仅彩礼一项就要15万元,还有看亲、定亲、喝甜酒等各种陈规旧俗,一场婚礼办下来没有30万元搞不定。
    L说,他的家乡是贫困县,但是村里婚丧嫁娶攀比之风盛行。2015年“彩礼”一般为10万元到12万元,2016年“涨”到15万元左右。结婚要大宴三天,小孩满月、老人过寿、子女升学、乔迁新居等都要设宴吃请,令很多农民不堪重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人情往来都很正常,甚至把大操大办当作孝敬老人、关爱子女的一种表现,而且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导致竞相效仿,形成“人人喊打、人人参与”的不良局面。
    还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自以为“出人头地”,在虚荣心的作祟下,想借婚丧嫁娶之机光宗耀祖,显摆身份和价值。这些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社会影响.替别人办了很多事情,积累了不少人情,认为借婚丧嫁娶收点礼金、礼品理所当然。
    当前,我国虽然制定了关于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的规定,但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到位,有些党员干部遇事变着花样操办以逃避监督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纪检部门主管单位,由于碍于情面,又不愿得罪人,存在监管和查处失之于软的问题。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严重超出群众经济承受能力,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发展,更与崇尚节俭文明的社会新风背道而驰,亟待破解。
    材料2:
    2018年1月,在广东澄海莱芜海域,伴着三声汽笛长鸣,来自潮州的66个家庭将先人骨灰撒入浩瀚大海,以这种庄重、环保的方式向逝者告别。此次集体海葬活动,是自2011年潮州市开展海葬活动以来参加家庭最多的一次,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推动,海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逐渐被潮州民众认可。
    潮州素有“岭东首邑”“海滨邹鲁”之美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为此,潮州市针对痼疾,多措并举,破陋习、正乡风,移风易俗,助推乡村振兴。
    广东健诚高科玻璃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建怀的儿子结婚时,简办婚事,把筹办婚礼的180万元捐出来,作为援助贫困单身母亲家庭的善款,让人们颇为佩服。
    潮州自古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针对这一特点,当地把转变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结合了起来,号召人们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把节约下来的礼俗开支捐赠给公益事业,得到社会的热烈响应。目前,潮州市各乡村建立了800多项教育文化慈善基金,用于资助基层教育文化事业。
    与此同时,潮州大力倡导生态安葬,举行集体海葬活动,弘扬丧事简办的社会风尚;殡管所在接运遗体时,向死者家属发出一封“文明办丧倡议书”,并对接运车辆安装行车记录仪,发现沿路抛撒“纸钱”的,及时进行制止;对自愿参加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单位组织开展的海葬、花(树)葬等免费生态安葬活动的居民,给予资金1000元奖励,鼓励移风易俗、节约用地。
    红白事从简了,过年过节少了攀比,“文化走亲”“乡村文化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走进了各乡各村。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摒弃陋习、移风易俗的重要支撑。为此,潮州大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每个村都建起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广场、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以及宣传橱窗或阅报栏、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
    饶平县黄冈镇大澳村首届妈祖诞辰纪念活动,吸引了近2万观众。在这里,没有大肆铺张浪费,也没有算命打卦.村民们表现出的井然有序和文明礼让,让外地游客印象深刻。该村国学班的学子们表演的《弟子规与武术》《书法演示》《走进三字经》《少年功夫扇》等传统文化节目,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近年来,大澳村富了,村民收入增加了,可如何摒弃过去的一些陋习,一度让村里伤脑筋。2014年,村“两委”提出将推广传统文化作为提高村民素质的切入口,尝试在大澳小学开设国学实验班,通过小手拉大手来推动乡风文明。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身着汉服的学生们有的在操场练武,有的在教室里练书法,有的在晨曦中诵读经典……琴棋书画由学校蔓延到全村,学风校风带动民风村风,村里正悄然发生变化。
    自古以来,传统文化在潮州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潮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度挖掘优秀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引领民俗活动,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
    春节期间,潮州开展了春节传统习俗扫尘、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等文化内涵宣传,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弘扬春节民俗传统。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倡导文明过节、勤俭过节;开展书写道德春联、春运高铁志愿服务、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倡导邻里守望、友爱和善风尚。运用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开展“春节的故事”网上有奖征文活动,以现代传播手段将传统美德深深嵌入每一个人心中。
    “移风易俗”在基层是个细致活,针对基层特点,潮州市广泛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倡导文明新风。2017年前三季度共推选曾献春、许镇强等14人参评“广东好人”、广东省“道德模范”,梁心荣等5位获得“广东好人”称号。同时开展“最美工匠”、广东省文明校园、潮州市十大最美教师、“南粤好乡贤”等推荐评选活动,教育和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移风易俗需建立长效机制,用制度摒弃过去的陈规陋习,并将文明新风固化下来。”潮州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为此潮州制定印发了《潮州市深化乡风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开展“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倡导婚丧简办、破除陈规陋习”“打造向善向上道德风尚”“培育文明健康生活风尚”“弘扬潮州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烈宣传氛围”7项行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潮州将移风易俗纳入基层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纳入全市文明镇街、文明村居创建中,每年年底组织对各县区、各镇街、各村居创建情况进行考核考评,量化打分,对出现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的,进行扣分处理,甚至撤销文明镇街、文明村居称号;同时推动督查督办常态化,奖励先进,曝光和问责后进。完备的制度确保移风易俗成效长期保持,让文明新风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材料3:
    斑马线是行人的安全“生命线”,斑马线上的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数。虽然我国已经步入汽车社会,但很多人的驾驶习惯还停留在自行车时代,以方便自己为中心,甚至无视交通法规,导致抢行斑马线的驾驶陋习成为顽疾。
    观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交通文明是很直观的窗口。行人遇红灯时,能否主动等候、不抢行;汽车通过斑马线时,驾驶员是踩一脚刹车给行人一个善意礼让的手势,还是加一脚油门鸣着喇叭抢行,都体现着汽车社会的文明程度。然而,由于部分机动车驾驶员无视斑马线的存在,为了自己的便利快捷,在斑马线上与行人抢时争道,使得“生命线”屡成“夺命线”。数据显示:2015—2017年近三年在斑马线上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全国共有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占总量的90%。
    “斑马线礼让行人”,不仅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更是机动车驾驶者的文明体现。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应当停车让行。但是,一些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的行为比较普遍,在斑马线前争道抢行的问题突出,未将“礼让行人”真正变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出行习惯,从而出现持续不断“抢线大战”。另外,《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也有相应的罚则:“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一次记3分。”然而,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针对“不礼让斑马线”的执法在很多地方并未真正落地。
    为了敦促驾驶员礼让行人,一些地方尝试了多种办法,比如在一些路口,安排专门义工手拿竖大拇指的牌子过街,对礼让的司机表达敬意;设立奖励政策,对主动礼让的司机给予油卡、现金奖励。不过,“大拇指”的新鲜劲儿过去后,礼让效果很快就呈现出边际递减效应,渐渐不了了之。奖励“礼让斑马线”的做法,也带来了谬奖的质疑。说到底,在这个问题上,执法部门不能本末倒置,要用严格执法来旗帜鲜明地宣示,“礼让斑马线”是一项法定义务,驾驶员必须无条件遵守。
    当然,我们不能不正视源于“行人”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感受到个别行人对“闯红灯”“抢黄灯”毫不在意。在斑马线上慢吞吞过马路的,不只是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更有为数不少的“低头族”,这也是交通事故隐患的潜在因素。
    行人与机动车看似矛盾,实际上他们是交通参与的统一体。行人可能是司机,司机也可能是行人,他们在生活中总是互换,机动车给行人创造一个好的出行的环境,也是为自己作为行人创造安全的过马路生态;行人不闯红灯,既是为自己为父母为家庭负责,也是为社会负责,为自己作为司机时创造良好的行车环境。只有礼让斑马线的车多了,乱穿马路的人少了,“斑马线惨案”“路怒”等发生的概率才会下降。人们出行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汽车社会也会因礼让而更加和谐通畅。
    材料4:
    写春联、放鞭炮、办晚会……在春节这个时间节点上,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过年的幸福与快乐,也让人们体会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精神内涵。
    当下很多人在抱怨年味越来越淡,过年越来越没意思,很大程度上缘于物质生活充裕后,人们的选择变多了,胃口变挑剔了,再加上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对年失去了以往的那种虔诚与重视。其实,春节不只是聚在一起吃饱喝足,也不是物质的过度消费,而是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贯穿其中。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时代怎么变迁,都不该让传统文化、过年习俗走远。我们应当看到,老百姓对春节有很强的心理认同感,贴春联、吃饺子是文化,放鞭炮也是文化,而穿新衣、发压岁钱,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置于“互联网+”时代,发微信、短信等新年俗,同样蕴含着文化禀赋。而这些,恰恰被人们所忽略。所以说,只有充分认识到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并将其融入过年的每一个细节中,那么春节才会透出浓郁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并富有更强的生命力。
    春节的意义在于传承过年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文化元素,并对历史的、传统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时代创新激活传统的“文化基因”,以更好的创意赢得人们的认同,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
    让“有文化的春节”成为新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成为当务之急。无论是看一场大戏,或是听一段音乐,还是读一本好书,这个时候,只有政府精心搭好台,百姓才能尽兴唱好戏。一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文化场馆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广泛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书画、送展览、送春联等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另一方面,要坚持市场主力,多创设活动载体,多搭建草根舞台,多营造体验空间,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节日中更多的现场感,让群众在自编自演中自娱自乐,在浓郁的文化熏陶中放松心情、愉悦身心。
    年味其实就是“文化味”,把春节文化挖掘、保护好了,年味也就保住了,就能找寻到过年的那些仪式感。于此而言,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文明交融互补,把春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彰显出来,使其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探索。
    材料5:
    千百年来,无论是春节等节日还是婚丧嫁娶等家庭大事,燃放烟花爆竹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中。但是,因燃放烟花爆竹而使人受伤、导致火灾以及对空气污染的报道也占据了不少报纸的版面。禁放烟花爆竹,成为越来越多的群众的心声。
    据环保部通报,2017年除夕夜,上海、南京、杭州、太原等实施禁放限放措施的城市,PM2.5浓度均未出现明显上升,和本地未禁放限放的年度相比大幅下降。上海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日益突出的空气污染让公众对禁放限放政策越来越支持。自实行“禁放”令后,在规定区域不放鞭炮,在其他区域少放鞭炮成了市民们的“约定俗成”。
    2017年春节烟花爆竹燃放减少某种程度上是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的一个转折点,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愿意以实际行动投入环保之中。所以,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共识”,推动包括治霾在内的环保全民行动。
    “从大年三十开始,我们就通过悬挂横幅、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小喇叭’宣传提示、微信朋友圈宣传等多种形式,发动党员带头示范,动员、倡导社区居民禁燃烟花爆竹。”2017年2月3日,Z省C县某社区居委会主任X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打扫小区卫生,她说:“从小区卫生情况来看,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少了很多。”
    材料6:
    在新加坡,闯红灯、吐口痰、乱扔垃圾是很丢人的事。大街上,看不到随便丢垃圾的,也听不到一个按汽车喇叭的;过斑马线,汽车会主动停下来让行人先走。新加坡人的文明素质如此之高,不是与生俱来的。新加坡建国之初,城市环境和公民素质是非常恶劣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学法律出身的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以及罚款标准,甚至被批评者认为是“严刑峻法”“牛刀杀鸡”。
    新加坡把爱乱丢垃圾的人称为“垃圾虫”,同时推出了“垃圾虫劳改法令”。累犯者要被处以3至12小时的劳役,并且需要穿上标有“我是垃圾虫”的特制服装,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打扫公共卫生。应该说,对于不文明行为,除了道德谴责,还依法治理,是新加坡文明素质升华、公序良俗健康的法宝与秘籍。
    从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全民参与的“大扫除运动”“反对随地吐痰运动”“礼貌运动”“取缔乱抛垃圾运动”“清洁公厕运动”等,几乎每月都有重要的运动或专门的活动周或活动日。这些社会运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让维护公共文明成为全民共识,为依法治理奠定了良好社会和文化基础。
    同时,新加坡从幼儿开始就将文明道德规范课纳入教学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编写不同的教材;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编写不同语言的宣传材料,进行环境卫生、文明道德的宣传教育,让市民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
    德国,在历史上,曾经分布着300多个小公国,每个小公国都有自己的法律和管理制度。随着历史发展,小公国不复存在,但小规模“管理单元”的模式保存了下来,演变为如今德国社会各种各样协会型的管理组织。这些管理组织对社会公德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典型的例子可能是社区居民自管会。在较大的居民楼内,住户通常会投票选出一名楼长和几名理事,成立“居民自管会”,所有居民都是会员。物业公司与自管会成员定期开会,就一些社区管理问题进行沟通。
    目前,德国有大约59万个登记协会,超过50%的德国人至少是一个协会的会员。协会种类繁多,如妇女协会、动物保护协会、社区自管会等.大部分协会都是为某项事业贡献一分力量。每个协会都有自己的管理章程,并敦促会员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了不该做什么,而协会就好比身边的“父亲”,提醒你应该做什么。有了这些积极活跃的协会,法律就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而这正是促进社会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重要因素。
    韩国,人口约5125万,汽车保有量达2000多万辆,而到过韩国的外国人,普遍对韩国的交通秩序有着较好的印象,人车不争,鲜有“路怒”,礼让,有序。
    1988年韩国举办奥运会时,3879名首尔市民组成举报委员会,走上交通混杂的街头,“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启蒙运动正式开始。1999年,面对韩国私家车暴增、交通拥堵严重、交通伤亡剧增的局面,政府开始实施细致管控。
    在韩国,任何涉及汽车和摩托车或行人的交通意外,汽车都被认为是有过错的,即使没有证据证明有过失。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05%以上为酒驾.酒精含量不同将被处以不同数额的罚款,最多可处300万韩元罚金(约合1.79万元人民币)。醉驾3次以上或者拒绝接受酒精测试者,可判处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1000万韩元。
    交通管控设备系统的完善,也对韩国交通文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警察厅表示,电子监控装置主要分为车辆监控和防范用途,目前全国共安装了约14万个监控装置。韩国街头很少看到交警,交通信号控制和道路电子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和普遍化,发挥了“天网恢恢”的关键作用。有了明确的法规和严格的追责,韩国交通的井然秩序和礼让风尚才最终形成。
“文化世界杯,观光韩国”是韩国政府当年的口号。为了展现韩国魅力,韩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转变姿态,亲切服务,培养先进旅游观光文化”活动。为使市民讲文明、懂礼貌,韩国电视每天播放一分钟的公益广告,并号召家庭成员共同收看。另外,政府还在细微之处下功夫,鼓励国民在电梯中相遇首先打招呼,每天让行十次,培养交通文明,对别人的礼让以微笑作为答谢,还有倾听他人讲话、拒绝脏话等礼仪规范。
根据材料3,分析我国当前在“斑马线礼让行人”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内容全面、准确。篇幅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我国在“斑马线礼让行人”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虽已进入汽车社会,但交通文明尚未建立。具体表现有:第一,部分机动车驾驶员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在斑马线与行人抢时争道;第二,部分地区执法部门本末倒置,缺乏对“礼让斑马线”规定的强制落实;第三,个别行人忽视公共安全,存在交通事故隐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af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