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方面的内容,这是本次宪法修正案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admin2020-04-27  44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方面的内容,这是本次宪法修正案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入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宪法中的具体体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在实践中还须严守“三条红线”。
生态文明建设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和基础,须科学规划、精准落地。各级政府要真正把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区域统一纳入一条红线的管控之中,也要因地制宜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监管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在“纸上”,更落在“地上”。
生态文明建设要严守环境质量底线。碧水蓝天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让碧水蓝天成为常态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要正视这些依然存在的生态环境污染顽疾,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一方面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尽快划定环境质量底线;另一方面要有“铁腕”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决心和举措,决不允许任何人越线,吃祖宗饭砸子孙碗。
生态文明建设要严守资源利用上线。“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有度。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爱护环境、敬畏自然,严守资源利用上线,切实转变毫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发展方式,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真正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3月31日)、新华网(2018年6月20日)
“生态文明入宪”,把生态文明建设纳人法治化轨道,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何启示?

选项

答案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第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第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解析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考生要对此考点给予足够重视。本题材料具体阐述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坚守的“三条红线”。第一问要求谈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考生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个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二问要求作答“生态文明入宪”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考生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个具体方面进行作答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h24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