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
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
admin
2014-03-18
72
问题
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过不经意,仿佛仅仅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应付收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梦中的相遇而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还生,而圆满。汤显祖将笔墨挥洒于爱而不耗损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笔下的爱,期待、给予、容纳、无嗔。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选项
A、阐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伟大之处
B、分析《牡丹亭》独特的写作手法
C、比较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艺术风格
D、总结中外古典戏曲的共同点
答案
C
解析
开篇点名主旨,阐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写法不同的观点。其后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两剧的写作手法、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论证这一观点。备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sde777K
0
河北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2010年,广东省全省共投入R&D经费808.75亿元,增长23.9%;R&D经费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1.76%,比上年提高0.111个百分点。 按R&D类型分,全省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应用研究经
2010年,北京市能源消费量为6945.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7%,按可比价格计算,万元GDP能耗0.5816吨标煤,下降4.04%;全市用电总量为80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按可比价格计算,万元GDP电耗678.3千瓦时,下降0.53%。
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T的生活决不能________。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秋时期士阶层是否世袭,以士在当时只能担任卑官小吏而言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担任重要官职的卿大夫是否世袭,且如果理解此世袭从对象而言不必是世职——即世世代代担任某一固定官职;从主体而言不必是某一家庭的世袭,而可以是从一个大家族乃至从整个大夫阶层中选拔,只是这一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妈妈要带两个女儿去参加一个晚会,女儿在选择搭配衣服。家中有蓝色短袖衫、粉色长袖衫、绿色短裙和白色长裙各一件。妈妈不喜欢女儿穿长袖衫配短裙。以下哪项是妈妈不喜欢的方案?()
小张、小王二人同时从甲地出发,驾车匀速在甲乙两地之间往返行驶。小张的车速比小王快,两人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同一地点,那么小张的车速是小王的__________倍。
东施效颦: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比平时更美丽。伺村女孩东施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因其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用下面哪个词来解释成语东施效颦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随机试题
曲池的主治病证不包括
肾岩的发病部位是
鞘膜积液分型中哪种最常见
男性,60岁,患高血压病多年,近日由于精神刺激,突然感到头痛、头晕、烦躁,呕吐两次,出现手足抽搐,体检:血压260/130mmHg,心率80次/分,颈无抵抗,神志清,视乳头水肿。诊断为
早孕流产前常规进行盆腔B超检查的目的是
下列关于关联交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某农户饲养有肉兔和宠物兔两种不同用途的兔子共计2200只,所有兔子的毛色分为黑、白两种。肉兔中有87.5%的毛色为黑色,宠物兔中有23%毛色为白。据此可知,毛色为白色的肉兔至少有多少只?
用图形说明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过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rgentina,GermanyandJapan.B、Germany,JapanandChina.C、Argentina,BritainandJapan.D、Algeria,JapanandArgentina.A抓住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