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假定主梁跨中截面弯矩M恒=2215.43kN·m,M活=1455.22kN·m。主梁毛截面特性如下:截面积A=0.52m2,惯性矩I=0.0896m4,中性轴至上缘距离y上=0.525m,中性轴至下缘距离y下=0.875m,预应力筋偏心距ey=0.795m
假定主梁跨中截面弯矩M恒=2215.43kN·m,M活=1455.22kN·m。主梁毛截面特性如下:截面积A=0.52m2,惯性矩I=0.0896m4,中性轴至上缘距离y上=0.525m,中性轴至下缘距离y下=0.875m,预应力筋偏心距ey=0.795m
admin
2009-03-08
74
问题
假定主梁跨中截面弯矩M
恒
=2215.43kN·m,M
活
=1455.22kN·m。主梁毛截面特性如下:截面积A=0.52m
2
,惯性矩I=0.0896m
4
,中性轴至上缘距离y
上
=0.525m,中性轴至下缘距离y
下
=0.875m,预应力筋偏心距e
y
=0.795m。已知预应力钢筋扣除损失后有效预加力与锚固张拉力比值为0.7,锚固张拉应力σ
k
=R
y
b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在混凝土下缘应力为零的条件下,试估算预应力钢绞线面积(cm
2
)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经计算主梁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A
y
=32.36cm
2
锚下最大控制应力为σ
k
=R
y
b
。又由计算知预应力钢筋损失总值∑σ
k
=246MPa,试估算永存预加力(kN)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选项
A、37 181.64
B、5032
C、3718.16
D、4623.88
答案
C
解析
1.有效预应力
σ
y
=σ
k
-∑σ
s
=0.75×1860-246=1149MPa
2.永存预加力
N
y
=σ
y
A
y
=1149×10
3
×32.36×10
-4
=3718.16kN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9fY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考试(下午)题库二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专业考试(下午)
二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监理的依据是以下哪几项?()①法规:②技术标准;③设计文件;④工程承包合同
(2008年)压杆下端固定,上端与水平弹簧相连,如图5—70所示,该杆长度系数μ值为()。
(2008年)以下程序求两个整数M,N的最大公约数:SUBROUTINEZDGUS(M,N)K=________DO10J=2,KIF(MOD(N,J).EQ.0.AND.MOD(M,J).EQ.0
(2010年)图5-33所示外伸梁,在C、D处作用相同的集中力F,截面A的剪力和截面C的弯矩分别是()。
(2009年)图5—32所示外伸梁,A截面的剪力为()。
(2006年)一正方形截面短粗立柱[见图5—59(a)],若将其底面加宽一倍[见图5—59(b)],原厚度不变,则该立柱的强度()。
(2008年)设图5—39所示两根圆截面梁的直径分别为d和2d,许可荷载分别为[P]1和[P]2。若二梁的材料相同,则[P]2/[P]1等于()。
(2007)梯形断面水渠按均匀流设计,已知过水断面A=5.04m2,湿周x=6.73m,粗糙系数n=0.025,按曼宁公式计算谢才系数C为()。
如图5—7—8所示,矩形截面杆的截面宽度沿杆长不变,杆的中段高度为2a,左、右段高度为3a,在图示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杆的截面m—m和截面n一n分别发生()。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2012年真题]
随机试题
Iregret______hardatschool,orIwouldhavepassedtheexam.
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圆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的药材是()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为()。
小王是某公司的市场营销部经理,在解决问题时视角宽阔,喜欢考虑不同的选择以及将来的可能性。为了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与尽可能多的人进行讨论,然后根据直觉进行决策。同时他喜欢冒险,擅长使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过,有时候他在进行决策时会陷入空想和犹豫不决。小
以2007年为基期,某超市某类商品2008年的销售额指数为120.35%,价格指数为108.05%,销售量指数为111.38%,2008年与2007年相比,则()。
下列各项中,符合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规定的有()。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一审案件,由()管辖。
一阶常系数差分方程yt+1一4t=16(t+1)4t满足初值y0=3的特解是yt=___________.
CrashedCarstoTextMessageforHelpThereisnogoodplacetohaveacarcrash—butsomeplacesareworsethanothers.Inaf
TheCleanEnergyTransitionWillTransformOurEconomyBeyondRecognition[A]InNovember2013,morethan15,000scientists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