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要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简要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admin
2021-04-23
49
问题
简要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选项
答案
(1)听觉的频率理论 该理论由拉瑟福德提出。 ①理论内容 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②评价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Hz以上的声音是不相符合的。 (2)听觉的位置理论(又称共鸣理论) 该理论由赫尔姆霍茨提出。 ①理论内容 a.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 b.人耳基底膜约有20000条横纤维,它们分别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反应。 c.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②评价 共鸣理论主要根据基底膜的横纤维具有不同的长短,因而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发生共鸣。但人们以后发现,这种根据并不充分。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人耳能够接受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的长短之比仅为10:1。可见,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9rA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属于知觉过程的是
根据研究证据,关于色觉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几种表征系统的阶段,即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如果一个失语症病人无法将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的物名声音之间建立起对应的联系,从而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大致判断病人的()受到损伤。
一项研究调查了学生类型(大学新生和老生)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态度,结果如下页表所示。那么,学生类型与对待体育教学改革的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Ф系数)是
不属于WAIS-RC言语量表的分测验是
对于某个特定的感觉来说,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此定律是()
深度知觉发生的双眼线索有
随机试题
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如反应一精馏、反应一吸收等,能提高可逆反应效率。()
简述展览会的类型及其分类标准。
上消化道出血时,一旦出现呕血,便提示胃内贮积的血量在
依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监理工程师对质量控制的措施中,属于技术措施的是
该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例为()。银行的拆出资金比例为()。
对幼儿的“自我中心”,正确的说法包括()。
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
差额选举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