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第1题)
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第1题)
admin
2018-04-20
32
问题
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第1题)
选项
A、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公平正义相吻合
B、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D、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并不矛盾
答案
C
解析
选项A说法正确。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重罪重罚,轻罪轻罚,要求罚当其罪,是公平原则的体现,与公平正义理念的要求是一致的。
选项B说法正确。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就是执法、司法机关在办案时,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结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保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要求。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要查清事实;二是要结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要求是,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即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重罪重判,轻罪轻判,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
选项C说法错误。《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据此可知,酌定减轻处罚的适用必须是在下级法院判决以后,再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而不能在下级法院判决以前,由最高人民法院事先授权下级人民法院适用。
选项D说法正确。公平正义要求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既要遵循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也要参考其他社会规范,同时适当考虑人民群众的普遍性情感,既要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又要考虑社会现实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要妥善、恰当地解决法治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局部性、个别性的“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问题,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而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既要刑罚均衡,又要根据犯罪人的自身情况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刑罚,即刑罚个别化。这也体现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9t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的代表职务被罢免的,其专门委员会成员的职务将受何种影响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自治和自治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我国选举法规定,选民或代表在下列选项中的哪种情形下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附带性审查和宪法控诉都是宪法实施保障的重要方式,关于二者的区别的表述,以下正确的是:()。
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下列哪些案件。()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但哪些案件除外?()
下列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的代表职务被罢免的,其专门委员会成员的职务将受何种影响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在司法机关监督体制下,司法机关对某项法律进行合宪审查的必须具备以下哪些前提?()
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的哪些人员享有选举权?()
随机试题
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建设工程有()。
已知函数y=xx+,求y’
甲殴打乙,致使乙一般性软组织挫伤,甲的行为侵害了乙的健康权。()
排卵性月经失调包括黄体功能不足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对人类致病的结核杆菌的特点有
在工作模型上设计该支架时,要求侧腭杆距离余留牙的距离至少为
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是
证券研究报告主要包括涉及具体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Ⅰ.上市公司价值分析报告Ⅱ.行业研究报告Ⅲ.投资策略报告Ⅳ.投资风险报告
某省一幼女遭一成年男性强奸,在精神和肉体上受到很大摧残,社会反响巨大,为平民愤,省政府在网上发帖宣布,已指示省高级法院依法从快从重审结案件,严惩罪犯。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和基本原理说明该案所反映的问题。
列宁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这句话表明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