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甲公司2009年—2010年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资料如下: (1)2009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5 000万元,发行数额5 000万张,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当年利息于次年1月5日支付。每张债券的认
甲公司2009年—2010年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资料如下: (1)2009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5 000万元,发行数额5 000万张,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当年利息于次年1月5日支付。每张债券的认
admin
2017-02-22
57
问题
甲公司2009年—2010年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资料如下:
(1)2009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5 000万元,发行数额5 000万张,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当年利息于次年1月5日支付。每张债券的认购入获得公司派发的1份认股权证,该认股权证行权比例为1:1(即1份认股权证可认购1股A股股票),行权价格为12元/股,每股面值1元。认股权证存续期为24个月(即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行权期为认股权证存续期最后五个交易日(行权期间权证停止交易)。甲公司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不附认股权证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2)2010年12月31日前共有70%的认股权证行权,剩余部分未行权。
已知:(P/F,9%,5)=0.6499;(P/F,6%,5)=0.7473;(P/A,9%,5)=3.8897;(P/A,6%,5)=4.2124。
要求:
计算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与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并编制相关分录。
选项
答案
不附认股权且其他条件相同的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5 000×(P/F,9%,5)+5 000×6%×(P/A,9%,5)=5 000×0.6499+5 000×6%×3.8897=4 416.41(万元) 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5 000—4 416.41=583.59(万元) 具体核算如下: 借:银行存款 5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83.59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5 000 其他权益工具 583.59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41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会计实务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告于2011年2月25日编制完成,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及签署审计报告日是2011年4月15日,经董事会批准报表对外公布日是2011年4月22日,实际对外公布日期是2011年4月26日,2011年4月24日,上年末的一项未决诉讼结案,法
甲公司为一物流企业,经营国内、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由于拥有的货轮出现了减值迹象。甲公司于2×12年12月31日对其进行减值测试,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国内货物运输采用人民币结算,国际货物运输采用美元结算。(2)货
在资产减值测试中,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应当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研究开发活动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当期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应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
黔昆公司系一家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对甲公司、乙公司进行了长期股权投资。黔昆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在该投资交易达成前,相互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这三家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税率均为25%;
子公司发生的下列业务,应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的有()。
下列关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特强级聚脲防腐层检漏电压设定为()。
二尖瓣狭窄并发心房纤颤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某铅酸蓄电池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通过的条件应包括()。
背景资料国家投资39亿元在南方某海港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计划建42台100000m3/台浮顶式储罐。由A公司承担该项目的施工任务。土建环梁完成后,需要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在环梁内分层填河砂并压实到95%的密实度。由于河砂需求量过大,施工
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其情况通常是()。
银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理财顾问服务时,应掌握个人财务报表的分析。下列对个人财务报表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下列赠与合同中,不得主张任意撤销的有()。(2009年试题.旧)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判断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SuggestopediaI.IntroductionA.BasedonhowthebrainworksandhowwelearnmosteffectivelyB.Derivedfromsuggestionan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