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承包了长2650m的公路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施工单位采用了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中某段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冒顶,塌方。事故发生后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承包了长2650m的公路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施工单位采用了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中某段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冒顶,塌方。事故发生后
admin
2016-07-05
61
问题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承包了长2650m的公路隧道施工任务,该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施工单位采用了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施工中某段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冒顶,塌方。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采取了积极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发展。并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作了相关汇报。
问题:
1.公路工程质量事故报告有哪些规定?
2.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质量问题,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3.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一般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4.假设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为重大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什么要求进行报告?
选项
答案
1.(1)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利和义务将工程质量事故的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公路工程在建项目,施工单位为事故报告单位;交付使用的工程,接养单位为事故报告单位。(2)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同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报告。在质量监督站初步确定质量事故的类别性质后,再按下述要求进行报告。 2.质量问题:问题发生单位应在2天内书面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 3.一般质量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在3天内书面上报质量监督站,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省级质量监督站。 4.重大质量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2小时内速报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同时报告省级质量站和部质监总站,并在12小时内报出《公路工程重大质量事故快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mk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背景:某公司承建城市次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5月完成拆迁,11月底完成施工。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
水泥混凝土路面缩缝设传力杆时的切缝深度,不宜小于板厚的(),且不得小于70mm。
用作预应力筋管道的平滑钢管和高密度聚乙烯管,其壁厚不得小于()。
城市热力管道对口质量应检验()。
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应分专业按单位工程组卷,分为()和竣工验收文件分类组卷。
在城镇道路的填土工程、城市桥梁的桥头接坡工程中常用到()挡土墙。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差的地层、修建跨度不大于()m的隧道。
背景资料: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工程,上跨城市环路。为保证路面交通不断行,跨线桥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项目部委托挂篮制作单位设计了菱形挂篮,挂篮组装后按设计荷载进行了载重试验。合龙前项目部专门为合龙编制了施工方案,确定合龙段的长度为2m。合龙前在合龙段两
背景资料:某市政公司承包某路段的改建工程,全长为2.5km,工期为当年7月至次年2月。该路段为四快二慢主干道,道路结构层: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45cm二灰碎石基层,9cm粗、4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非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30cm二
下列关于竖井井口防护的说法,符合规定的有()。
随机试题
运用Jackson-Rees装置施行小儿麻醉属于手术室空气污染最小,O2和吸入全麻药耗量最少属于
新生儿生后4~5天,气促、发绀、吐沫、呼吸快,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下列哪项不是虚寒月经后期的主要证候
A、Kussmaul呼吸B、Biots呼吸C、端坐呼吸D、呼气时间延长E、病理性呼吸音呼吸中枢受抑制时可出现
护士门诊分诊,早期发现麻疹最有价值的依据是( )。
甲、乙签订一份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如果甲父死亡,则甲将房出租给乙居住。下列对这一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根据《施工合同标准文本》的规定,以下有关监理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沉桩时要保证桩偏位不超过规定,偏位过大,会带来以下问题:()。
根据下表给定的工作间逻辑关系绘成的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有(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