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一多层房屋砌体局部承重横墙,如图3-4所示,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砂浆砌筑;防潮层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试问:横墙轴心受压承载力(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一多层房屋砌体局部承重横墙,如图3-4所示,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砂浆砌筑;防潮层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试问:横墙轴心受压承载力(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dmin
2014-10-31
50
问题
一多层房屋砌体局部承重横墙,如图3-4所示,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砂浆砌筑;防潮层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试问:横墙轴心受压承载力(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选项
A、299
B、265
C、251
D、283
答案
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6.1.2条第3款,对于圈梁
,故圈梁可作为不动铰支点。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5.1.3第1款,取构件高度H=3.2m。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5.1.3,由于s>2H=2×3.2=6.4m,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属刚性方案,则构件计算高度H
0
=1.0H=1.0×3.2=3.2m。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5.1.2条,高厚比
。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D.0.1-1得稳定系数
横墙轴心受压承载力φfA=0.787×1.5×240×1000=283kN/m,故选D。
[错项由来]如果认为圈梁不足以看作承载力计算的铰支点,则H=3.2+1.0=4.2m。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的表5.1.3,按照H<s<2H,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属刚性方案,则H
0
=0.4s+0.2H=0.4×6.6+0.2×4.2=3.48m
又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5.1.2条,
查表D.0.1—1,得到φ=0.77-(0.77—0.72)/(16—14)×(14.5—14)=0.7575
N=φAf=0.7575×240×1000×1.5=272.7×10
3
N
错选B。
[解题思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xa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考试(上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专业考试(上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两根完全相同的细长(大柔度)压杆AB和CD如图所示,杆的下端为固定铰链约束,上端与刚性水平杆固结。两杆的弯曲刚度均为EI,其临界载荷Fa为:
图示三根压杆均为细长(大柔度)压杆,且弯曲刚度均为EI。三根压杆的临界荷载Fcr的关系为:
如图所示悬臂梁受力P作用。在图示四种截面的情况下,其最大正应力(绝对值)不能用公式σmax=计算的是哪种截面?
折杆受力如图所示,以下结论中错误的为:
圆轮的惯性力系向轮心C点简化时,其主矢FI和主矩MIC的数值分别为:
平板A以匀速ν沿水平直线向右运动;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圆轮B,在平板上以匀角速ω以顺时针方向沿水平直线滚而不滑(如图所示)。则圆轮的动能TB的表达式为下列哪一式?
电路如图所示,D为理想二极管,ui=6sinωt(V),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oM为:
有两根圆轴,一根是实心轴,一根是空心轴。它们的长度、横截面面积、所用材料、所受转矩m均相同。若用φ实和φ空分别表示实心轴和空心轴的扭转角,则二者间的关系是:
阶梯轴如图a)所示,已知轮1、2、3所传递的功率分别为N1=21kW,N2=84kW,N3=63kW,轴的转速n=200rad/min,图示该轴的扭矩图中哪个正确?
后张法施工时,浇筑构件混凝土的同时先预留孔道,待构件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多少后,方可张拉钢筋?
随机试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专利侵权的是()。
从造字法来看,“明”是_____字。
女,65岁,因头痛、右侧肢体无力7天入院。胸片:右肺可见圆形病灶,头部CT提示脑转移瘤,肿瘤周围脑水肿明显。本例瘤周水肿系
某研究者收集了2种疾病患者痰液内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查结果,整理成下表:若要比较2种疾病患者痰液内的嗜酸性粒细胞数是否有差别应选择
在下列关于财务管理“引导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关于老年人的权益,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保护,最近进行了立法,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府,说法正确的有()。
Whyare"HowTo"booksingreatdemandintheUnitedStates?
Whati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persons?
A—thechiefcoachB—thechiefrefereeC—thedefenderD—centreforwardE—thesecon
最新回复
(
0
)